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每一粒創業“種子”都能“發芽成長”

  • 發佈時間:2015-01-16 01:31:3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煙臺高新區將培育壯大科技型小微企業作為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創新實施科技“小巨人”孵化工程,以“政策扶持+載體建設+創業服務+融資扶持”的系統創新,激發社會創業活力,推動科技型小微企業蓬勃發展,迅速掀起“大眾創業”新高潮。

  保證每一粒創業“種子”都能“生根發芽”

  做優政策環境,靠持續釋放政策紅利,最大程度保證每一粒創業“種子”,都能在這裡“生根發芽”。按照“創業成行,政策先行”的思路,在嚴格落實國家和省市支援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的基礎上,煙臺高新區相繼出臺了《科技型小微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關於推進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扶持辦法(試行)》、《鼓勵專利發明的辦法(試行)》等10多個配套扶持政策,從項目立項、資源配置、資金扶持、服務保障等各方面,細化扶持措施,強化政策引導,促使扶持政策配套聯動,推動創業資源優勢整合,全面破除束縛小微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小微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吸引了一批科技型小微企業快速聚集、快速成長,成為煙臺高新區最為活躍和最具潛力的創業群體。

  建區不到6年時間,全區累計引進培育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型科技小微企業900多家,企業數量以平均每年150家的速度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高達40%。近三年,全區小微企業銷售收入年均同比增長83.2%,實現稅收年均同比增長66.5%。

  保證每一株創業“萌芽”都能“孵化成苗”

  做優孵化載體,靠持續夯實平臺支撐,最大程度保證每一株創業“萌芽”,都能在這裡“孵化成苗”。堅持把孵化器建設作為培育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戰略工具,大力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的專業孵化培育體系,推動創業環境持續完善,創新要素持續聚集,幫助在孵企業提高技術研發、企業管理、人力資源、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經營管理水準,降低創新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企業創業成功率。

  目前,煙臺高新區科技CBD創業大廈、中俄科技園、煙臺市大學生創業園等綜合孵化器和生物醫藥、航空航太、電子資訊等各類專業孵化器已建成啟用50萬平方米,開工在建100萬平方米,年內將新建成50萬平方米以上,到2015年區內孵化器、加速器總面積將突破200萬平方米,新創建國家級企業孵化器5家以上,形成綜合孵化與專業孵化互動、科技孵化與産業化互聯,多層次、多樣化的企業孵化器群體。

  同時,該區還專門出臺《煙臺煙臺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明確規定,3年內租用辦公、經營用房100平方米內的小微企業,租金全額減免;3年內所形成稅收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額返還。優質的硬體保障和優惠的政策扶持,吸引了300多家科技型小微企業入駐各類孵化平臺,成為全區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發源地。其中,煙臺方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入駐煙臺高新區科技孵化器兩年時間,先後獲批雙軟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2014年預計年收入可達1400萬元,是創業初期的11倍;煙臺卓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入駐科技孵化器三年時間,先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8項,成為全國低谷電蓄能市場領跑者,2014年企業年收入預計可達3500萬元,是創業初期的70倍。

  保證每一棵創業“幼苗”都能“抽枝散葉”

  做優服務平臺,靠持續集聚智力資源,最大程度保證每一棵創業“幼苗”,都能在這裡“抽枝散葉”。圍繞中小微企業創業服務需求,重點構建五大專業公共服務平臺,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服務保障和智力支援。

  ——設立小微企業綜合服務中心。先後引進北京輕創智慧財産權代理有限公司、上海富強資本、清華培訓等12家國內知名專業科技服務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智慧財産權、工商、科技、法律、財稅、創業輔導、企業管理等全方位社會化服務。

  ——建立煙臺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先後吸引日本智慧財産權戰略網路公司、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食品)、中美(煙臺)名仕健康管理中心等4家機構入駐,與北京清華科威國際技術轉移公司、深圳國際商務合作平臺建立合作關係,與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等多家服務機構達成合作意向,成功集聚一批專業技術轉移機構和創新創業服務載體,搭建起“服務全區、輻射全市”的對外技術轉移合作平臺,實現科技小微企業技術轉移與技術需求的雙向對接。

  ——創辦科技型小微企業沙龍。圍繞人力資源、團隊管理、融資模式、成果轉化等主題,定期開展創業輔導行動,搭建藍夢咖啡、導師茶座、高端商界論壇、企業互訪、創業講堂、天使在身邊、創業PARTY等創業互動交流平臺,推動小微企業“資源共用、協同發力、同興共贏”,營造出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搭建科技合作交流活動平臺。近年來,連續舉辦三屆“相約煙臺高新區”煙臺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吸引30家小微企業落戶;相繼舉辦國家大學科技園·煙臺煙臺高新區合作對接會、海外華商博士投資創業合作交流會、獨聯體專家煙臺行、煙臺國際科技合作對接會等系列對接活動,成功吸引清華、北大等27家國內一流大學科技園、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海外華商,帶來800多個成熟技術,100多個項目當場達成合作意向。

  ——量身訂制小微企業培訓平臺。依託針對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的融資難、智慧財産權意識薄弱等問題,依託高校、科研院所等資源,每年定期舉辦科技項目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培訓,幫助科技型小微企業增長金融政策環境、智慧財産權質押、風險投資、民間資本和網路貸款等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提高小微企業科技項目申報成功率和高企通過率。

  近年來,煙臺高新區累計幫助11家小微企業成功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佔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81.2%;幫助20多家小微企業成功申報科技項目39項,其中,省級以上科技項目18項,立項資金800多萬元;幫助全區小微企業完成專利申請102項。截至目前,全區小微企業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65項,累計授權發明專利392件,近三年獲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84項,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提高到6.7%,企業發明專利申請、授權量及增長率四年來均居全市首位,成功獲批國家智慧財産權示範園區。

  保證每一棵創業“植株”都能“茁壯成長”

  做優資金保障,靠持續拓寬融資渠道,最大程度保證每一棵創業“植株”,都能在這裡“茁壯成長”。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按照“政府+銀行+市場”聯合發力的思路,煙臺高新區探索建立三種融資模式,為小微企業“灌溉施肥”,助小微企業快速成長。

  一是建立政府直接輸血模式,提高初創型科技小微企業生存能力。專門出臺《煙臺煙臺高新區科技創新發展資金管理辦法(試行)》,以區管委為主體,成立首期1.5億元的煙臺藍色産業投資基金和2100萬元的“天使基金”,重點扶持種子期的初創型企業發展;專門出臺《煙臺煙臺高新區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區財政按市場公允利率,對超過基準利率部分給予銀行融資服務機構最高上浮30%的補貼,對企業以智慧財産權質押方式獲得銀行貸款的,按貸款年利息的50%給予補助;區財政出資1900萬元設立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為科技型小微企業貸款提供增信補償服務;出資400萬元,設立小額擔保基金,幫助自主創業的登記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自謀職業及符合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提供貸款支援,目前,已對12個項目發放貸款。

  二是採取“政府+銀行”模式,全力激發金融機構能量。著眼推動銀行創新金融産品,專門出臺《煙臺煙臺高新區商業銀行支援地方經濟考核獎勵辦法》,鼓勵銀行機構加大對科技型小微企業放貸力度,近年來累計對區內企業放款達13億元;出資500萬元通過建設銀行的中小企業助保金業務平臺,以較低的貸款利率,放大10倍的杠桿率,為區內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5000萬元的融資額度,現已向山東華鼎、煙臺富潤斯凱特鋼絞線有限公司等5家區內企業發放了總額為5000萬元的貸款。成立全市首家金融超市,現已與50多家金融服務機構達成戰略合作關係,為中小企業提供集擔保、融資、理財、財務、創業輔導、創業投資于一體的全方位服務;成立全省首家科技銀行——煙臺銀行科技支行,區管委出資1000萬元提供增信補償,為企業提供5000萬元融資額度,並隨業務開展增加風險補償資金規模,重點支援輕資産、重無形資産項目貸款,現已完成對泰利汽車、方碩電子、卓越能源等4家企業的審批,發放貸款1200萬元。

  三是探索“政府+市場”模式,全面激活社會資本能量。突出吸引區外社會資金,專門出臺《煙臺煙臺高新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吸引創業投資機構加快聚集。目前,全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已達7900萬元,成功引進創投機構8家,註冊資金5.9億元,預計隨業務開展,基金規模可逐漸擴大到20億元。今年上半年,區內德泰創投等3家創投公司發起設立煙臺市創投協會,將對創投機構落戶及引導創投企業投資園區企業帶來積極作用。突出發揮區內重點企業作用,引導區內重點骨幹企業設立小額貸款公司,目前,綠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已申報2014年第一批小額貸款公司,擬成立註冊資金1億元的煙臺博瑞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服務園區小微企業。突出激活小微企業造血功能,專門出臺《鼓勵和扶持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的意見》,幫扶企業通過主機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境外上市、新三板、區域股權交易市場等方式進行融資,今年4月份,固特麗生物科技在齊魯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上市,成為全區首家新三板上市小微企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