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油價下調:增儲迎好時機 儲備能力仍待提升
- 發佈時間:2015-01-15 07: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12日,2015年成品油首個調價窗口開啟,油價再次下調,迎來史上最長的“十二連跌”。
對於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的中國來説,油價不斷下跌是否就是好事?是否應該趕緊“趁低吸納”?
“原油價格下降對我國經濟發展利好。”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介紹説。
從買油支出上看確實是減少了。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1至11月份,我國共進口原油2.78億噸,同比增加9%。以中國平均每天進口原油600萬桶計算,每桶少10美元,就相當於每天減少6000萬美元的支出。
那是不是油價越降就越多買呢?
從數據上看,我國確實是這樣做的。海關總署近日公佈的2014年12月份中國進出口數據顯示,12月的進口量為3037萬噸,意味著每天進口約為717萬桶,創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超過了2014年1月份的2815萬噸。2014年共計進口原油3.0838億噸,金額為1.4萬億元人民幣。這一進口量較2013年2.82億噸增長了9.35%。
林伯強介紹説,從目前看,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還可能進一步提高。低油價時期應儘量利用國外石油資源,這應該是石油戰略的一環。但中國從國際市場購買原油受到了石油儲備能力的限制。當前應抓住油價下行的時機,推動石油儲備能力建設。
據了解,一個國家的能源儲備主要分為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戰略儲備是一種由政府控制的資源,只在戰爭或嚴重自然災害時才投放,用於保障國家能源的持續供給。商業儲備則是石化企業或其他經濟體負責建設的儲備,以平抑劇烈的價格波動為目的。
從我國戰略儲備來看,儲備需求仍未滿足。“國家戰略儲備的週期要較商業儲備的週期長,它的建設能力要考慮到在國家出現極端狀況下,在一段較長時間內保障國家用能安全。”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説。
根據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石油儲備中長期規劃》,2020年以前,我國將陸續建設國家石油儲備第二期、第三期項目,形成相當於100天石油凈進口量的儲備總規模,以進一步增強我國應對石油中斷風險的能力。
國際能源署規定的戰略石油儲備能力“安全線”,是相當於本國90天的凈石油進口量,而目前我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工程,專家最樂觀估計也僅相當於60天左右的石油凈進口量,離“90天標準”尚有不小差距。
相較于國家戰略儲備,商業儲備則更靈活。三大石油公司成為商業儲備的主力軍,但對於油價的一再下跌,“三桶油”的日子很不好過。據中石油、中石化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石油企業已經通過國內上游的減産,擴大進口石油量。
專家表示,國家可以結合商業儲備和戰略儲備,創新機制,在油價大幅下跌波動、儲備設施還未完全建好的情況下,動員社會資源從事戰略儲備,這樣就能更好地抓住油價下跌的好機會。經濟日報記者 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