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大教授談網路治理:國家權力有限介入很有必要

  • 發佈時間:2015-01-14 10:03: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讀】50家違法違規網站及公眾賬號被依法關閉,國家網信辦表示今年“依法治網”力度將加大。《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打造清朗網路空間,還需考量“關了之後怎麼辦”。

  央廣網財經1月1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報道,隨著科技的發展與網路的普及,網路社區、微網志、微信、論壇、聊天室、部落格、貼吧等眾多媒介平臺相繼出現。本是為了方便資訊的傳播,然而這些平臺卻逐漸成為了網路謠言,違法犯罪的溫床。國家網信辦昨天最新通報了2014年我國網路治理的成績單,公佈了近期被依法關閉的一批網站、欄目和微信公眾賬號,共計50家。其中,微信公眾號“中紀委巡視組”“地方巡視組舉報平臺”等假冒黨政機關或媒體名義發佈虛假資訊;新浪網“日娛頻道”、迅雷彈窗“資訊”欄目刊登淫穢、低俗視頻圖片、資訊;微信公眾號“代開正規票”等涉嫌傳播淫穢色情、發佈涉販賣假發票、賭博、槍支等違法資訊。

  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依法維護網民權益,依法維護網際網路資訊傳播秩序,國家網信辦今年將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定期公佈違法違規網站“黑名單”,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踴躍舉報。

  此外,除了即時通信實名制之外,今年國家網信辦將全面推進網路真實身份資訊的管理,以“後臺實名、前臺自願”為原則,包括微網志、貼吧等均實行實名制,對此將加大監督管理執法的力度。

  依法管網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和題中之義。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加重網路造謠者的處罰力度,消滅犯罪份子以處罰換收益的僥倖心理。我國現有法律中涉及網際網路謠言治理的處罰規定已經和經濟發展速度不符,對造謠者及提供平臺者的處罰力度不夠,容易使其有恃無恐,與此相對的是,一條網路謠言的盛行往往會給造謠者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打造清朗網路空間,還需考量“關了之後怎麼辦”。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認為,對於網路生態環境的治理,國家權力的介入很有必要。

  毛壽龍:網路的生態實際上和我們一般社會的眾生相它其實是沒有什麼差別,在網路上如果有些人上當,有些人受騙,有些人通過市場機制,有些人通過社會機制,網路本身的那個生態它可以凈化它,但是一旦上當受騙,這時候政府的司法機制、警察機制,還有各個方面的政府權利才可以介入,把一些人進行處理,把它抓起來,進行改造,更多還是要回歸社會的,所以網路完全的凈化這個目標是不可能,對於無害的資訊要疏導,對於有害的資訊、有嚴重後果的資訊,那要採取法律手段,當你關閉些網站是必須的,有一些網站它就傳播犯罪資訊,或者説它有一些網店就是要受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它本身也凈化的機制,資産力量不夠的時候,國家權利的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毛壽龍還提出,治理網路要相信市場凈化的機制,遵從法治是關鍵原則。

  毛壽龍:依法治理,這個法律本身就是規律,依法的時候,往往和國家的法治有關係的。國家的力量介入的時候,一般來講只是問題比較大的時候介入,但是這種介入最好是以一種法治的形式介入,而不是行政命令。我們有些情況下打個電話所有某個類型的網路全部停止,更多相信網路不相信市場,另外一個出現後果的時候國家權力是有限度的介入,依法介入,不是説無限度大面積的介入。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資訊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劍秋對此解讀。

  經濟之聲:由於科技的發展,網路上不只是傳播資訊,還有一些違法的資訊以及一些虛假謠言等,怎麼看待網路生態目前的現狀,對於這樣的現狀應該怎麼來管理?

  曾劍秋:首先,還是要有一個理性和樂觀的態度。也就是網路的發展,給網民、給社會進步帶來的諸多好處。雖然目前我們的生態部分出現了問題,但是問題治理還要以理性客觀態度去看待。其次,我覺得治理八個字,還是要理性看待輸堵結合。

  經濟之聲:依法治網是依法治國的一個具體的體現,那麼如果做到依法治網,此外,如果正確的甄別資訊,既然廣大公眾享受網路的便利,又同時能夠杜絕一些虛假消息的産生,在管理上有哪些好的辦法?

  曾劍秋:網路是一個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出現病狀,畢竟是很小一個部分,一粒老鼠屎打爛一鍋湯,這個情況肯定是要進行治理的,生態出現病狀還是要依據生態病狀去治理。依法治網,一方面要有相應的立法,要完善相關的法律,而且有法必依。另一方面還要有一些比如技術的手段,像北京移動對垃圾短信採取一些分層分級這些方法,這就是對垃圾短信的治理有針對性的治理效果非常好。所以,不是説公佈幾條法律就夠了,還要去想一些技術手段,然後研究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配合,當然最後還是要落實到有法必依的嚴格執法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