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利率市場化的國際經驗與中國道路

  • 發佈時間:2015-01-13 09:26:51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利率市場化的國際經驗和國內現狀

  根據IMF統計,1973年大多數國家包括美國都存在利率管制,從2005年起實行利率管制的國家數目大幅度下降,歐洲和美洲國家基本都已放開,只有少數發展中國家還未放開管制。

  研究發現,與利率市場化之前五年相比,利率市場化之後五年的存貸款利率一般是上升的,長債利率也是上升的,但是存貸利差未必會收窄。而其他的宏觀經濟指標,如通脹、M2、GDP、真實利率的變化不明顯。

  利率市場化改革絕非易事。約有1/3國家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最後以失敗告終,這些國家在改革後或出現了重大金融危機,或重新實行利率管制。改革經驗包括:漸進式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成功率更高;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成效與改革時點有緊密聯繫,在經濟動蕩時啟動改革的成功概率較小;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成功推進,需要存款保險制度、金融監管等配套政策的支援。

  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從債券起步,債券利率早已自由浮動。接著貸款利率的浮動範圍逐步擴大,2013年7月起貸款利率可完全自由浮動。存款利率下限從2004年開始放開,上限方面2012年開始允許上浮10%。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佈將存款利率上浮的區間擴大到1.2倍。緊接著11月30日《存款保險條例》徵求意見稿發佈,這標誌著存款利率市場化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目前還剩下的利率管制就是對於存款利率上限的控制。但銀行理財的快速發展已經極大削弱了存款利率管制的效力。2014年銀行理財産品規模已經超過10萬億元。它們的平均收益率長期高於存款利率,和債券市場緊密聯繫。

  利率市場化改革中的負面現象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金融市場得到了極大的豐富,金融機構的運作能力得到了明顯加強,普通民眾獲得了實惠,但利率市場化的負面影響也同樣存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影子銀行迅猛發展。2008年之前,流動性投放的主渠道是信貸。但“四萬億”刺激計劃之後,信託委託貸款、債券股票融資等快速增長。利率市場化豐富了我國流動性投放的方式,但也讓金融風險快速積累。

  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加杠桿現象愈發嚴重。具體表現為一些股份制銀行的資産負債表中,買入返售金融資産增長迅速。它們的做法是:銀行由於貸款行政管制,不能直接放貸給企業,於是通過一家過橋銀行,通過其設立的理財産品向這個企業放貸,繞過貸款規模的管制。放貸銀行將理財産品的收益權買入,同時協定在未來會返售給過橋銀行。這樣就把一項實為信貸的業務計入了買入返售金融資産。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有些中小銀行的存款來源緊張,存貸比一般在70%以上,他們的自有存款資金尚不足放貸所需,於是通過銀行間市場拆入款項,再通過影子銀行投放流動性,進一步加大了杠桿率。從銀行同業市場拆入資金向外放貸,有很明顯的期限錯配。於是,金融機構的加杠桿、期限錯配和影子銀行的風險就交織在一起。

  此外,有些相對低效國有部門的融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本應該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受益的一些民營企業部門被擠出了金融市場,造成資金配置效率下降。

  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政策建議

  利率市場化是大勢所趨,為平穩推進利率市場化,特提出四點政策建議。

  一是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化解地方融資平臺給金融市場帶來的扭曲。回報率低的公益性項目應該依賴財政撥款或者財政貼息等手段,不應該進入金融市場融資。真正剝離地方政府融資職能,除了“堵”,還要“疏”,為地方政府找到合法的、扭曲較小的資金來源。

  二是加快建立顯性的存款保險體系,明確存款保險制度的覆蓋範圍。

  三是需要對信用風險的發生持謹慎態度,謹防因不恰當的應對使得個體風險演變為系統性風險。要先將隱性擔保的資産移出來,然後才能撤銷隱性擔保。

  四是在短期採取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對衝利率市場化改革帶來的利率上升壓力。國際經驗表明,利率市場化改革一般會伴隨著利率的上升。中國金融市場由於存在著一些利率敏感性低的主體,在流動性收緊的情況下更會導致利率的快速上升。所以央行在短期應該採取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給實體經濟創造相對平穩的融資環境,保證經濟的平穩增長。(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簡報改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