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娃娃股東”重現江湖

  • 發佈時間:2015-01-12 03:29:45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北京1月11日專電(記者 杜放 王曉潔)隨著A股節節攀升,個股減持套現接連不斷,曾名噪一時的“娃娃股東”也重現江湖。低齡股東頻頻套現,引發市場關注。記者調查發現,長期以來,股份代持是A股“不能説的秘密”。

  “娃娃股東”頻頻套現忙造富

  連創多年新高的中國股市迎來轟轟烈烈套現潮。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4年12月1日至今,兩市490余家發生重要股東增持和減持行為的上市公司中,減持的佔比超過八成,而曾引起軒然大波的“娃娃股東”也不甘寂寞。

  以寶德股份為例,2009年,該公司大股東將佔註冊資本4%的出資,以6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一名叫做趙紫彤的吉林某大學在校生。寶德股份半年報顯示,趙紫彤已退出前十大股東之列。查閱財報可知,按照寶德股份目前股價,當年的“娃娃股東”趙紫彤2014年減持股份的價值已是轉讓價的十余倍。

  在向日葵萊美藥業等曾存在低齡股東的上市公司,部分“娃娃股東”也在減持套現。向日葵于2010年上市,持有6.25萬股的原始股東吳沁怡成為股東時年僅6歲,創下了創業板之最。

  北京銀行在2007年9月上市前夕擁有多名未成年以及年輕的持股自然人,引發公眾質疑。持股量最大的自然人就是吳振鵬,持有500萬股。北京銀行招股書中公佈的身份證號顯示,吳振鵬出生於1984年,當時僅23歲。而北京銀行2014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境內自然人持股數已為零。

  警惕“娃娃股東”的新型變種

  事實上,即使在A股新近上市公司中,“娃娃股東”現象也不罕見。去年12月上市的新澳股份,以及擬上市預披露的冠聯電極、瑞爾特的招股説明書中,均有多名生於1990年後的發起人股東,且部分自然人在公司發起設立或股改時均未成年。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儘管我國現行公司法中,沒有對股東或投資者的法定年齡作出限制,不過,凡是成年股東應當履行的資訊披露義務,未成年人股東也要履行。“真正存疑的是未成年股東是否有履行權利義務的能力,是否由其實際監護人代管。”

  專家認為,未成年股東現象必須符合股權清晰等監管要求,不得代他人持有股份:比如是不是為了繞過禁售期,拆分實際控制人股份;是否為公務員等不合規股東代持;資金來源是否合法合規。有必要完善對重要股東的監管規範,警惕“娃娃股東”再現新型變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