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福建“工業十條”惦記中小微企業

  • 發佈時間:2015-01-12 00:31:2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實行新增綜合效益獎勵政策

  ■設立基金髮展戰略新興産業

  ■分門別類扶持企業兼併重組

  ■大力鼓勵企業創新商業模式

  2015年元旦剛過,福建省人民政府就出臺1號文件《關於促進工業創新轉型穩定增長十條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確保工業經濟健康發展。中華工商時報記者了解到,《通知》涉及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兼併重組等方面。

  龍頭企業起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為支援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福建將建立健全龍頭企業動態管理和“直通車”服務機制,繼續實行調峰生産用電獎勵,對直供區龍頭企業每日7:00-8:00和21:00-23:00的用電量給予每千瓦時0.2元獎勵,其中三明、南平、龍岩市可擴大到省級成長型企業;躉售縣調整用電谷時段的企業延長用電谷時段3小時為每日21:00至次日8:00。電力直接交易重點向龍頭企業用戶傾斜,逐步開放至用電電壓等級10千伏及以上、符合準入條件的用戶。

  為加快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福建將實行新增綜合效益事後獎勵政策,對實施技術改造項目並在2014-2016年期間完工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完工下一年起連續3年,按企業對地方的綜合貢獻分檔分級給予獎勵。省財政年度將安排6億元資金,支援龍頭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擴大先進産能、延伸産業鏈等技術改造項目建設。鼓勵企業實施“機器換工”。

  福建將設立基金髮展戰略性新興産業。設立首期規模不低於100億元的省産業股權投資基金,通過設立子基金的形式,優先支援省內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組建總規模不低於50億元的省電子資訊産業股權投資基金,支援積體電路和顯示面板等産業。由産業股權投資基金參股組建規模不少於30億元的新興産業創投引導基金,專項投資于省內戰略性新興産業。

  在推動企業兼併重組方面,福建將分門別類給予扶持。對重大企業兼併重組,單個項目最高將給予300萬元補助;對並購海外或省外科技型企業,最高將給予1000萬元補助。一般納稅人兼併重組,根據企業申請可直接確認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同時,福建還將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和辦事程式。對重大兼併重組項目按照“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制定扶持政策。

  作為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福建將著力提升園區綜合水準。在建立工業園區省級聯席會議制度的基礎上,設立不少於30億元的省工業園區建設發展基金。同時,實行“三舊”改造政策,鼓勵企業“退城入園”。鼓勵沿海、山區共建園區,經省政府認定的園區,自産生財政收入之日起5年內,涉及省財政體制分成部分全額返還給園區,專項用於園區開發建設。

  福建大力鼓勵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對品牌工業企業應用電子商務開拓市場、網上年銷售額首次突破1億元的,最高將給予100萬元獎勵。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中標省外招標項目且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按合同金額3%給予獎勵;製造業龍頭企業帶動省內中小企業進入産業鏈或採購系統,年新增省內配套採購額1000萬元以上的,按新增採購額3%給予獎勵;省外中標及新增配套採購獎勵單個項目不超過300萬元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支援製造業企業向服務型經營轉變,對年服務營業收入達5000萬元以上且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首次超過20%的,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在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方面,福建也出臺了多項扶持舉措。對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的小微企業,在掛牌當年最高給予30萬元補貼。設立省級代償補償資金,對省級再擔保機構開展的比例分擔再擔保業務進行代償補償。省級再擔保機構提供的比例分擔再擔保業務,再擔保費率減半收取。對融資租賃企業向中小微企業提供租賃融資的,按當年季均融資額比上年凈增加額的5‰給予風險補償。對省級確認的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和公共服務示範平臺一次性獎勵30萬元。

  為推動生態省建設,福建將在鋼鐵、水泥、建陶、玻璃、造紙、印染、皮革、合成革等行業先行開展能效對標,實施差別電價政策。鼓勵企業開展節能技改,對年可節約500噸標準煤以上的按每噸200元標準獎勵企業。對符合條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按項目年節能量給予節能服務公司300-500元/噸標煤的獎勵。開展節能量交易試點,對企業完成節能目標任務的,其超額節能量指標有償轉讓的收益全部留給企業;反之則應購買指標完成節能任務。

  為強化企業的金融服務,福建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加強信貸資金的組織和調度,努力推動信貸規模的穩定增長。鼓勵各銀行機構通過海峽金融資産交易中心將信貸資産轉出表內,騰出信貸規模支援工業企業發展。推進金融産品創新,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福建還將多措並舉減輕企業負擔。包括:開展行政審批前置服務項目和收費清理,建立健全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定價經營服務性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凡涉企收費標準有上下限規定的,一律按下限標準收費。落實國務院削減前置審批方便企業投資、實行五個“一律”的決定,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並確有必要保留的,不再作為審批項目的前置條件;推行前置審批與項目核準“並聯”辦理;行政機關委託開展的仲介服務,由行政機關自行支付費用。禁止涉企評比達標活動,建立企業負擔監測體系,完善企業舉報和反饋機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