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擴大海外投資,浙商有何作為

  • 發佈時間:2015-01-09 04:29:59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徐王嬰

  中國大規模投資海外計劃,與中國 “一路一帶”走出去發展戰略相銜接,利用中國的外匯儲備帶動增長,通過資本輸出帶動消化過剩産能,是一石二鳥的戰略,具備對外開拓和培育新外需增長點的雙重意義。

  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加快走出去步伐,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顯然,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走出去”已經升級為國家戰略。在此背景下,以外向型經濟見長的浙江經濟,素被稱為“東方猶太人”的浙商有何感想,又將有何作為?

  有人統計:改革開放30年來,浙江籍的海外商人已達一百多萬。綜觀過去浙商“走出去”的路徑,大多還是以商貿或餐飲服務為主,比如分佈世界各地的溫州村、商貿中心、服裝城、中國超市、中國餐飲等。即使是馬雲李書福郭廣昌等通過資本市場的長袖善舞走向了國際大舞臺,也仍是鳳毛麟角;而能夠延伸到國外打造産業版圖的更是鶴立雞群。當然,也有成功的案例,如萬向在美國的擴張之路,華立借助泰國佈局東南亞的發展等。但此次海外投資計劃所涉的交通、基建、港口、能源等並非浙商所長,向來敢闖敢拼的浙商,此次能否搭上這輛順風車?能否分到一杯羹?

  筆者曾參加過一次國企、民企對話會,會上一位國企老總感慨地説:為響應混合所有制的號召,國企拿出了很多項目準備讓民營企業進來,但少有問津。筆者以為:面對國企推出的大項目,這裡有浙商“個頭小”的問題,還有“混合難”的問題。與此相倣,“鐵公機”等大資金、大規模的項目也確非浙商強項。

  但正所謂“獨行快、眾行遠”,習慣了“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浙商,雖然在過去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但要走得更遠,還是要摒棄小農意識,要善於借混合所有制之勢壯大自己,要善於依靠“組合拳”借船出海。

  還是在那個對話會上,浙江建設集團董事長高興夫向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拋出了“混合”的繡球,邀請華立集團共同在印尼投資建設30多億元的地産項目。汪力成對此的回答是:“不一定是合資,但可以有多種形式,甚至是全方位的合作。”

  簡略的回答,點出了一個不言而明的實質:國企、 民企的合作雖不是簡單的股權合作,但國企、民企的融合與抱團將是必然趨勢。也許,隨著中國海外投資計劃的日漸豐滿,會有更多的浙商搭上“混合所有制”的風帆出海?

  當然,國內市場也還是很廣闊,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哪個優先,也當有的放矢。對於廣大的浙商朋友來説,“走出去”更多的只是一種思維方式。當前來説,最重要的還是做好産業結構調整背景下的轉型與升級。

  而筆者想説的是:無論是中國“走出去”政策也好,“一路一帶”創建也好,都標誌著中國已經真正走向了全球化時代。作為勇立潮頭的浙商,至少得從海外投資計劃中借一雙國際化的“天眼”,在這個“捂冬”的季節籌謀下一個明朗的“春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