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褪下神秘面紗 政務服務大廳1月1日起正式運作

  • 發佈時間:2015-01-07 07:23: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朱劍紅 李心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11月30日傍晚,在北京月壇南街38號西側的一個衚同裏,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冒著瑟瑟寒風揭開了一塊覆蓋在銅牌子上的紅綢子,牌子上寫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務服務大廳”。

  徐紹史揭開的不僅僅是蓋在銅牌上的紅綢,也是蒙在國家發改委頭上的一塊神秘面紗。

  陽光審批、政務公開、主動服務,發改委擺脫“四難”形象

  説到國家發改委以及它的前身國家計委,眾所週知,“批項目”是它的一項重要職能,因而成為各地進京公關的主要目標。然而,這個機關大院留給企業、地方發改委的印象卻是“四難”:門難進、人難找、臉難看、事難辦。

  一位曾經到發改委遞交審批材料的人對記者吐槽道,他第一次來發改委送材料,光打電話找相關處長就在傳達室等了半個小時。好不容易進了大門,把材料一放下,人家就告訴我們先放這裡吧,你們回去等消息。那個時候,審批結果全靠跑,大多數材料一交便石沉大海。

  如何破解“四難”?2014年5月,國家發改委啟動了政務服務大廳建設項目,12月1日開始試運作。其實,政務服務大廳的意義遠不止破解“四難”,徐紹史的話站位更高:“政務服務大廳是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從工作全局出發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轉變職能、簡政放權要求採取的重要舉措,是推進法治機關建設、服務型機關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廉政勤政、防範風險的重要舉措。”

  陽光審批、政務公開、主動服務,是政務服務大廳的12字方針。這12字方針挂在大廳的左側墻上,政府資訊公開和發改委近期重要事項等內容則在右側的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出。

  “所謂‘陽光審批’,即將全部行政許可事項統一納入大廳辦理,從材料接收、受理告知、過程督辦到結果答覆,提供一站式審批服務。” 國家發改委辦公廳處長黃勇介紹道,“‘政務公開’指的是行政審批事項清單、審批事項辦理流程圖公開,公開承諾辦理時限。而‘主動服務’指的是讓行政審批事項走出辦公室,進入敞開式的政務服務大廳,改變過去‘你來找我辦事’的‘衙門’形象,變成‘我來為你服務’的‘窗口’形象。利用短信平臺、郵件、申報系統及時主動告知申請人審批事項的辦理進展。”

  然而萬事開頭難,在籌備之初,這一旨在轉變職能、改進作風的措施並沒有得到一致的認可與支援,甚至在當時國家發改委內部都存在不同意見。辦公廳幹部張宇慧講述起籌建初期的困難,“説起來真是一把辛酸淚,首先是一些司局的同志質疑大廳的實際效果:‘大廳能幹什麼,不就是個文件接收站嗎?還多一道程式,現在就挺好。’其次是有些司局提客觀理由,不願將審批事項納入大廳辦理。有些司局則強調工作困難,不願就辦理時限給出明確承諾。”

  但在國家發改委黨組的堅持下,隨著內部宣傳的進行和政務服務大廳籌建工作的穩步推進,人們的認識慢慢隨之發生轉變,最終全委認識達到統一。“政務服務大廳成為國家發改委的VIP工程,得到各司局的積極支援。”

  政務服務大廳倒逼項目審批流程再造,確保兌現承諾、按時辦結

  許多項目申報人對大廳所帶來的變化感到欣喜。大廳開門第一單——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發展總公司公開發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申報人費超在窗口辦理完結後立馬就收到了“申報事項已接收”的短信提醒,這讓他欣喜不已。一位山東申報人説:“我們是12月1日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在現場遞交的材料,12月3日,我們就接收了正式受理的短信通知,沒想到這麼快的效率!”

  政務服務大廳不僅是公開的服務窗口,為申報人編寫了32種指南,更重要的是國家發改委的13項行政許可全部放進政務服務大廳。大廳給了申報人不少驚喜,但大家最為關注的是,項目能否按時限要求辦結。為了保證按時辦結,國家發改委建立了預警機制、通報制度。“當然,單純依靠常規的催督辦,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如果不從減少環節,提高效率上入手,超時的問題肯定會大量存在。為了支撐環節精簡,流程優化的科學依據與可行性分析,管理流程特別是審批流程的優化及再造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委領導對我們的期望。”黃勇説的正是限時辦結的關鍵點——審批業務的流程再造。

  在試運作期間,政務服務大廳已接收111件行政許可申報事項。以吉林省哈達山松原灌區工程固定資産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為例,就是流程再造的成果。經辦部門環資司陸新明處長向記者介紹,這個項目的流程再造主要有兩點,一是調整審查過程,二是開通綠色通道。

  一般而言,一個項目的審批過程包括受理、委託第三方機構評審、審查三個環節。以前,申報者準備的申報材料往往不夠詳實,説明不清晰,以至於評審機構需要反覆要求其進行材料補充及修改,有的項目甚至經歷了十多個來回的修改,從而拖延了審批週期。“在本次政務服務大廳的改革中,增添了受理符合性審查環節,要求大廳工作人員須從形式上審查申報要件齊全與否。另外,在受理前邀請評審機構把關申報材料的深度、品質。對於不符合要求的,通過政務服務大廳將項目申報退返。”通過這種調整,減少了評審環節中反覆補充修改材料的現象,大大提高了評審效率。此外,環資司還要求評審機構針對用能工藝不是特別複雜、不需要現場勘探、屬於國家重點項目如農田水利、鐵路等項目建立綠色通道,以加快評審環節。

  正是由於吉林省發改委申報的哈達山松原灌區工程申報材料品質高,又進入評審機構的綠色通道,因此評審環節耗時短。該項目從受理到正式印付文件,僅耗時12個工作日,而承諾時限為55個工作日。

  為符合政務服務大廳公開透明的方針,國家發改委還要求合作評審機構出臺配套的管理辦法,提高審查透明度,減少專家重復使用現象。並要求評審機構對材料實行打分制,以提高審查的專業性和嚴肅性。

  2015年1月1日,國家發改委政務服務大廳已正式運作。“正式運作後,流程再造仍然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黃勇説,“政務服務大廳僅僅涉及項目審批的兩頭,中間流程在業務司局,希望通過大廳倒逼司局進行流程再造與優化。只有梳理好了流程才能真正保證按時辦結。”

  褪下神秘面紗,由“背對背”走向“面對面”,政務服務大廳只是國家發改委轉變職能、轉變作風邁出的一步,人們期待,這一步之後會有更多的驚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