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港口收費放開 區域內惡性競爭將得到控制

  • 發佈時間:2015-01-07 07: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專家表示港口數量增加,港口之間惡性競爭加劇是政府松手主因

  日前,交通部與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關於放開港口競爭性服務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根據通知,我國將進一步完善港口收費政策,對競爭性服務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節。

  其中,集裝箱、外貿散雜貨裝卸作業,國際客運碼頭作業等勞務性收費,以及船舶垃圾處理、供水等服務收費,由現行分別實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統一改為市場調節,由港口經營人、船舶供應服務企業根據市場供求和競爭狀況、生産經營成本自主制定收費標準,堆存保管費繼續實行市場調節價。

  對於此次放開港口收費政策,允許港口費用遵循市場調節,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港口收費之所以被國家放開,主要是因為沿海各個地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在擴建港口,這也造成了港口資源接近過剩的狀態。隨著港口數量的增加,區域內港口之間的惡性競爭也就不可避免。今後港口費用在市場化調節的體制下將會更加成熟的發展”。

  市場調節從幕後轉為臺前

  據了解,此次港口費用放開主要有兩方面調整變化:一是部分港口費用改為市場調節。港口勞務性收費和船舶供應服務收費均由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統一改為市場調節。其中,勞務性收費主要涉及集裝箱、外貿散雜貨裝卸作業及國際客運碼頭作業等方面;船舶供應服務收費主要涉及船舶垃圾處理、供水等。

  二是簡化港口收費項目。將各類勞務性收費由按作業環節單獨設項收費,改為合計收港口作業包乾費。未來,集裝箱、散雜貨收費項目僅保留港口作業包乾費、堆存保管費兩項;在此之外,經營人不得單獨設項、另行收費。除此之外通知還對實際作業中差異化服務的收費標準、以及不同類別集裝箱的港務費徵收標準進行了明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競爭性服務收費放開的改變,主要針對的勞務性收費和船舶供應服務費兩項,此類費用雖然之前表示為政府控制,實際早已實行市場化收費,因此所謂的放開對於港口競爭力加強的作用較小。

  由此可見,國家之前所制定的管理辦法已經不能與當前經濟形勢下國家港口發展相契合,甚至有導致港口市場發展停滯的危險。不僅如此港口內企業以及港口之間的糾紛頻繁,而國家法律也並不能很好地去管理這種現象。

  對此,沈萌向記者表示,“現在港口費用受市場化調節影響私下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成熟的體系,政府對港口的管理已經是不得人心且力不從心,如果繼續實行之前國務院價格管理的方式來規範港口競爭,一方面有違當前經濟形勢下港口趨於市場化發展方向,另一方面,由於港口收費之前其實已經在按照市場化操作,國家介入港口費用管理已經沒有實際意義。所以在港口費用的放開,國家也算是順勢而為,將市場調節扶正”。

  港口亂象將得到控制

  記者了解到,港口費主要包括船舶費用和貨物費用。船舶費用即向船方徵收的費用,包括領航費、移泊費、係解纜費、船舶港務費、停泊費、開關船費、船舶代理費以及與船方有關的一些雜項作業費。此項費用的徵收之前主要是行政規定,且在港口費用中佔到相當大比例,此項收費此次並未調整。貨物費用,即向貨物徵收的費用。包括裝卸費、貨物港務費、港口建設費、貨物保管費等。本次通知放開的項目主要針對的是第二類收費。

  而在國家制定的港口費用管理辦法的制約下,由於港口內部服務行業以及港口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政府採取的“老辦法”很難適用目前港口企業競爭産生的一系列問題,從而産生了航運企業與港口之間一些私下交易,亂收回扣和定價的亂象産生。如今港口收費的放開,能否使得國家港口內外相關行業重回正軌,健康發展也是頗為引人關注。

  有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港口收費的放開使得從事港口服務以及港口經營的企業更多的發展空間,也讓港口內的服務競爭和價格競爭得以在一個更公平和更陽光的平臺上進行,不用去規避原有的價格政策,這也有利於港口的發展和管理。

  “以前港口的服務業和相關企業在國家港口費用條規的控制之下,為了吸引更多的船舶靠岸,一些企業採取了私下溝通和拉攏船舶企業的辦法,這樣不僅會造成港口區域內服務的缺失,也滋生了惡性競爭的溫床。”沈萌説道。

  可見,港口費用得以放開,港口內服務行業以及港口之間可以通過自身真實實力以及性價比優勢來進行公平競爭,港口獲得一個自由競爭的平臺,這也使得港口以及船運作業得以健康穩定的發展。

  “國家航運業也會在此基礎上得以發展,國家在去年已經針對航運業提出了一些發展的政策,當時受入境口服務價格管理的限制,港口企業通過一些不太合法的操作進行競爭,這不利於航運業的發展,一些航運企業甚至通過衡量港口給予企業的回扣多少來選擇港口,這對國內港口的管理以及航運業的發展起到很大的阻礙作用。”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沈萌同時表示,港口費用放開也使得政府的壓力得以減輕,“地方政府也將減輕負擔,因為一些港口企業在運營不當的情況借助政府補貼彌補損失,公司甚至不太重視企業主營業務的虧損。而市場化調節則可以促使一些港口企業自我反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