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科技人員立足一線出成效
- 發佈時間:2015-01-07 06:33:20 來源:南京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67
南京日報社
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聯辦
科學與您同行
中航工業南京機電液壓研究中心12分廠工藝員林健康:
激情創新航空圓夢
用心用智奉獻航太
8511所産品部光電工段工段長、江蘇省教科系統“生産技能標兵”魏眾:
“貴”在創新 “貴”在細心
南化公司苯化工部設備動力科科長桂普春: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江蘇省勞模、南京港口機械廠沙夕蘭:
苦心鑽研創新 圓夢港機設計
19歲那年,林健康就進入了原511廠精密零件分廠。如今,他奮鬥在工藝工作的崗位上。由於他對工藝技術的熱衷和不斷鑽研的精神,被譽為“轉子加工專家”、“齒輪加工專家”。他帶過的徒弟不計其數,個個都是設計和工藝崗位上的骨幹。
作為南京中心12分廠工藝室年齡最大、資格最老的工藝員,林健康是分廠的“四朝元老”,堪稱機加工藝的“頂梁柱”。12分廠承接生産的140余種轉子類零件,是軍品的重要零件,加工難度大,生産週期長。林健康作為分廠轉子類零件的主管工藝員,在轉子零件的加工技術上傾注了大量心血,在焊接技術、轉子孔加工技術研究上作出重要貢獻。2007年科研部徵集工藝規範時,他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寶貴經驗進行了整理、匯總,編制了《轉子柱塞孔加工工藝規範》、《QNZ554/2008齒輪類零件驗收規範》,為南京中心保存下來珍貴的技術資料。
林健康還主管近百種齒輪類零件的加工生産,對齒輪加工的不同方法和技術都有深入研究。《大直徑薄壁零件加工方法探討》就是他的工藝攻關項目,他通過調整工藝路線、改進加工方法等措施,最終攻克難關,使得南京中心在加工大直徑薄壁零件領域取得突破。
2004年,林健康因參與某型傳動裝置研製項目,榮獲中航工業航空科學技術一等獎。自2007年至今,他在中心工藝評優、工藝技術革新等項目中先後獲得一等獎3次、二等獎4次,並多次在中心科協“會員工程”項目中獲獎。
自進入8511所成為一名航太人後,魏眾將航太事業作為自己奮鬥終身的事業。多年來,他在航太軍工産品崗位上工作,主要從事重點産品型號任務的批量生産和型號研製及試驗工作,對航太軍工産品的科研生産和工藝流程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在工作中開拓創新,勇於拼搏,勤於思考,為航太事業默默耕耘。
在操作技能和業務能力上,魏眾嚴格要求,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在參與某重點型號任務的科研生産中,由於高壓成形裝置瞬間發火産生的衝擊往往會對該産品中的重要結構部造成較大影響,使底部的導線極易擊穿,魏眾經過縝密思考,精確計算出在成形裝置的噴口前端加裝一個使用耐熱的高分子材料的複合防護套,多次的試驗證明該方案非常有效,不僅保護了導線,而且使氣體噴擊後均勻地導入結構件內。
某重點型號産品在研製的初期經常發生短路現象,魏眾經過仔細分析,發現在電路總介面處上下端的正負極相隔很近,且沒有必要的安全保護。在不影響總體結構的情況下,魏眾提出將耐熱絕緣環的尺寸加大2mm,將縫口線向外端延伸,有效阻斷了正負極的接觸,成功解決了電路上可靠性不高的問題。該産品經過多批次的生産,品質可靠,從未發生任何品質問題,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8511所還被評為優質供方。該項目的研製與生産為8511所在航太光電對抗領域裏取得了國內領先的地位,為國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桂普春平日裏不多言語,卻愛思考、好琢磨。他常常針對設備管理上的薄弱環節想方設法進行改進。“他是一個敢吃第一隻‘螃蟹’的有心人。”他的領導這樣評價他。
在多年的生産實踐中,桂普春發現動力設備機泵機械密封件用量偏大。經觀察分析他發現,是機械密封出現故障檢修時立即更換,更換下來的舊機封就隨之扔掉,長期以往造成極大的浪費。細心的桂普春結合工作經驗,制定了《苯化工部機械密封標準化管理辦法》,建立了機封專業管理卡片,對每一套機封進行編號,使每套機封在為苯化工部生産服務時就有“身份證”。他組織設備員對每一套機封使用壽命進行跟蹤。在每套機封損壞後,就將損壞部位拍照,存檔,將機封損壞原因分析情況記錄在管理卡片上,並將能用的部件回收進行再利用。此舉不但提高了機封的使用壽命,而且每月有效節約了機械密封備件費用約2萬元。
嘗到了甜頭的桂普春觸類旁通,他不斷總結機械密封管理中的經驗與不足,逐步建立了軸承、閥門使用壽命管理臺賬。在靜設備管理中,桂普春提出了按照ABC分類法的管理措施。在安全附件管理中,他制定了呼吸閥的檢查檢修規定;在大機組特護活動中,他抓設備性能評價和單機評優;在關鍵機組檢修時,他開展了用作業保證書的形式固化修理程式,確保了正常生産與修理的安全。一系列的創新管理使運作部設備基礎管理有了新的提升。
在南京港機有這樣一位為港機夢不懈追求的高級工程師,她就是南京港口機械廠副總工、技術管理部部長沙夕蘭。她設計的産品多次獲得了南京港科技創新成果各類獎項,設計的MQ40t39m雙四連桿門座起重機、1800m3/h木片卸料系統的設計及在DM28t37m帶鬥門機上的應用項目分別獲得了“中國港口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部級)。她還取得了DM28t37m的高門架結構、MQ50t40m高門架結構和MQ40t39m雙四連桿門座起重機3項國家專利。
在科協組織的“講、比”活動中,沙夕蘭帶領工程技術人員不斷吸收新技術、新理論,採用新工藝、新材料,開發了一個又一個適合市場需求的港機系列新産品,填補了江蘇乃至全國港機製造上的許多空白。她首創的25噸門機,以速度快、效率高、性價比高而深受用戶的歡迎;開發設計的40噸大噸位散貨門機系列,幅度最大達45米,可以裝卸30萬噸的散貨船;開發的40噸煤炭帶鬥門機,創下了國內卸煤炭帶鬥門機噸位之最;研製的首批28噸木片帶鬥門機填補了世界港機行業卸木片帶鬥門機的空白;研發的35噸箱式臂架多用途門機,首次自主批量出口,順利在印尼部屬大港口交付用戶使用,打開了國際港口市場;聯合開發的1000噸/時夾帶式環保節能型連續卸船機,低耗節能,高效環保,填補了國內連續卸船機夾帶式機型空白。
這一系列的科技創新設計為南京港機帶來了大量的經濟效益,沙夕蘭設計施工的産品遍佈中國沿海沿江主要港口,遠銷孟加拉、印尼,使南京港機每年産值不斷刷新,有力促進了港口科技和物流業的發展。
自1987年始,中國科協在全國企事業科協啟動了“講理想、比貢獻”活動(以下簡稱“講、比”活動),旨在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結合企業實際,搭建産學研合作平臺,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培養企業創新人才,解決企業核心關鍵技術難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該項活動大大激發了企業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市各企事業(園區)科協積極組織企業科技人員參加了“講、比”活動,涌現出了一個個腳踏實地、默默奉獻、創新超越、不懈奮鬥的創新人物和感人事跡,充分展現了企業科技工作者頑強拼搏的奉獻精神、鍥而不捨的敬業精神、協作共贏的團隊精神和奮力攀登的創新精神,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學習的楷模。以下介紹的就是在“講、比”活動中涌現出的部分風采人物。
甘於奉獻 勇於創新
基層科技人員立足一線出成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