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畫家傅效明:好的收藏是經濟精英邂逅文化精英

  • 發佈時間:2015-01-07 05:29:38  來源:大連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沈璇

  1月9日,大連本土國畫家傅效明的《明心禪味》——水墨作品展(大連)將在大連嘉匯藝術中心開展。據了解,展覽將持續至2月9日,為期一個月的展覽將展出30余幅傅效明的水墨作品。為讓廣大書畫收藏愛好者更全面地了解這位本土畫家,本刊近日對傅效明進行了專訪。傅效明不僅對國畫創作頗有研究,其對書畫收藏也有自己獨到見解,他認為,“最好的收藏應該是經濟精英與文化精英的完美組合。”

  本刊:作為一個知名的國畫家,您對國畫的現狀和發展有何看法?

  傅效明:國畫的概念就非常大。目前的國畫與幾十年前的國畫相比內容上有很大的變化,有些畫更像南韓、日本或越南的畫,像西畫,像水彩。只要是用毛筆用墨汁的畫就算是國畫了。

  其實,每個人都有權利任意繪畫。橫向學習人家感動人的地方,無可厚非,畢竟我們國畫發展忽左忽右這樣折騰了幾十年了,一段時間強調主旋律,主題創作全國上下一個標準;一段時間又以拍賣行為導向,哪個價高哪個流行。但目前確實存在媚俗格調不高的國畫非常流行的現象,這導致人們的審美越來越低。可以説藝術是工業創造之源,藝術上模倣,製造業上也就只能走“山寨”路。

  19世紀法國畫家米勒,在展廳聽到評論人議論他“只是個會迎合買家畫媚俗裸女的畫家”時,懺愧不已,從巴黎搬到楓丹白露,畫了許多純粹甚至不能再普通的鄉下農民,那些畫是美術史上最偉大的作品,而當時畫家甚至連顏料都買不起了,但沒有低級趣味迎合買家,也沒有捨棄自己的理念,他是大師,他的作品是法國文化頂級的國寶,但我覺得它們更應該歸屬於人類的靈魂。

  本刊:您覺得現在的國學熱對當下國畫作品收藏有何影響?

  傅效明:國學從來就不乏高尚脫俗的品格,上古堯要傳王位給許由,聽到這個消息許由馬上跑去洗耳朵,認為這個消息污染了他,堅辭不就,這就是許由洗耳的典故。宋代畫家李唐的《採薇圖》描繪殷末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畫,也宣揚著這樣的價值觀。

  國畫形式可多元,但我們的靈魂不能移,國學的核心是心學,是澄明自在的,不是教條的陽春白雪。靈魂跑了,國畫就成了用中國墨水畫出來的水彩畫。散點透視沒有了,人類的觀照時空觀就失傳了。

  國學是儒釋道三家的綜合,對於國學精華,現在的中國台灣地區,甚至像南韓、日本這樣的國家都比我們內地傳承吸收得好,他們與現代化發展結合得很好,與西方文化也結合得非常好,靈魂沒有丟。

  本刊:您如何看待收藏?

  傅效明:收藏是個人行為,人有錢了可以自由收藏,有收藏房産的,有收藏郵票紀念幣的。沒錢也可以收藏,我們小時候就收藏酒瓶蓋,包裝煙紙,認識了好多品牌,這是有益的,可惜當時家長大多不支援更沒有智慧引導。

  當代收藏重在社會價值,應以不浪費集體資源為導向,不能因為有錢,就可以無限佔有上百套房産和數箱寶石為榮,因為資源有限,這也不符合美學精神。社會要善加引導,物質飽和以後應當追求精神。

  歷史上看康乾盛世,我們的國寶大部分是這個時期收集的。研究那個時期,我覺得他們在物質上是恰當與克制的,儘管乾隆皇帝在歷代名畫上題了許多打油詩,但他們還是為我們後世子孫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這是皇帝帶了個好頭。

  收藏的理想化應該是經濟界的精英找到文化層的精英,文化影響經濟,這就建立了良性互動。我們有自己的文化,這是我們的龍脈,外來人不會保護的,人家拿回去展示研究,傳承是血脈的因緣,不能依賴別人,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可以通過收藏的方式讓我們龍脈基因延續傳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