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化財稅改革 打造升級版産業經濟

  • 發佈時間:2015-01-06 09:40:54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財政是政府的綜合職能部門,雲南省各級財政部門牢固樹立“經濟決定財政,産業支撐財政”的理念,堅定不移地把發展産業作為壯大財政的第一舉措,充分發揮財政的職能作用,加快打造雲南産業經濟的升級版。

  著眼大局,強化三個認識。發展産業是再創雲南財政發展新輝煌的根本方法。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雲南曾舉全省之力,打造了煙草支柱産業,創造了雲南“煙財政”的輝煌歷史。而在當下,再創雲南財政發展新輝煌,重點、難點和根本方法都是産業。

  發展産業是彰顯雲南財政人責任與擔當的重要舉措。打造大生物、大能源、大旅遊、大製造、大服務5個萬億元産業,是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各級財政部門要深刻認清形勢、主動承擔責任,增強機遇意識、發展意識,用改革的方法、創新的舉措,增強發展動力,破解發展難題。

  與時俱進,堅持三個原則。一是始終堅持劃清政府與市場的作用邊界。政府應當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在産業獲取資源的環節,要著眼于建立有限型政府,政府的作用僅限于對市場缺陷的補位和校正,以不干擾市場價格信號為邊界,減少競爭性領域的財政投入。而在産業發展環境方面,則要著力建設服務型政府,積極主動承擔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的責任,加快完善市場體系,創造良好競爭環境。

  二是始終堅持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理順縣級以上各級政府在扶持産業發展事項上的支出責任,並實現動態調整。打破部門之間條塊分割的格局,對現有扶持産業發展的專項資金進行全面清理、深度整合。強化績效管理,將績效評價從具體項目擴大到對各部門、各地區開展扶持産業發展的活動。

  三是始終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在制度建設上,注重頂層設計,形成用制度管事、靠機制管錢的新格局,促進法制建設與財政改革良性互動。注重財政資金管理人員法治思維和法治行為的形成,實現資金申請、審核、分配從找熟人、拉關係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新轉變。

  創新方法,深化三項改革。

  首先,以深化預算改革為核心,強化預算對産業發展的支撐。

  清理整合專項資金。及時收回一次性和到期專項資金,嚴格杜絕資金安排固化、僵化。進一步減少對一般競爭性領域的直接補助。集中財力辦大事,積極推動部門內部和跨部門的産業資金整合,實現“一個部門、一個專項”,加快解決專項資金用途交叉、使用分散的問題。對一些適合州(市)縣政府統籌管理的專項資金,要切塊安排,並盡可能把同類資金打捆下達,由當地政府結合實際自主安排。

  深化資金分配方式改革。一是由以往直接定項目向競爭性分配轉變。在資金分配環節,採取競爭性分配方法,實現項目選擇多中選好、好中選優,真正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最急需支援的産業和項目上。二是由財政單一扶持向財銀、財企合作扶持轉變。積極採用貸款貼息、以獎代補、政府購買等方法,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種子作用。

  強化預算績效管理。一是完善績效評價機制。建立健全財政扶持産業專項資金的績效評價和項目跟蹤反饋機制,積極推動績效評價對象由企業和項目向部門、地區整體轉變,加快建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管理新機制。二是建立企業財務評估制度,並將財務評估結果作為資金分配的依據。三是強化制度建設,所有專項資金分配都要先定辦法、後分資金,確保資金安排有章可循。

  其次,以深化體制改革為重點,擴大財政的資源聚集功能。

  促進事權與支出責任相匹配。強調分級負責和部門分工協作。同時,正確處理各級政府間的收入關係。遵循公平、效率原則,將稅基分佈不均衡、稅基流動性大的稅種,更多地上收為上級,進一步減少下級政府對企業跨地區發展或者兼併重組的限制,加快打造大企業、大集團。減少或擯棄按企業行政隸屬關係劃分政府間稅收的方法。充分調動各級政府加快發展重點産業的積極性,省級要強化對各地財政收入品質的考核,對各地財政收入中重點産業所提供的稅收佔比提升較快的給予獎勵。

  最後,以深化稅制改革為支撐,創造良好的産業發展環境。

  全面完成營改增工作,切實消除重復徵稅現象,加快發展第三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積極探索資源稅由從量計徵向從價計徵轉變,加快將現行的排污費改為環境保護稅,促進企業生産外部成本的內部化。加強對全省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的清理規範,建立公平稅負、公平競爭的統一市場。強化稅收優惠政策的産業導向,以産業優惠代替區域優惠。建立高效的稅收優惠政策監督反饋機制,準確衡量稅收優惠政策的成效與必要性,及時調整優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各項稅收優惠政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