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海關為企業鋪設通關“高速路”
- 發佈時間:2015-01-06 07:29:39 來源:海南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張中寶 羅霞
通訊員 劉聞一
今天上午,在海口海關隸屬海口港海關業務現場,海南某工業有限公司報關員小吳通過中國電子口岸預錄入客戶端直接錄入、掃描上傳貨物電子數據至海關,經過海關通關管理系統審核、放行,完成貨物通關整個過程僅僅用了幾分鐘,非常便捷。
這是海口海關全面推廣通關無紙化作業系統,提高通關效率的體現。今年以來,該關以金關工程(二期)項目建設為契機,著力提升資訊化管理水準,推動海關各項業務改革,促進貿易便利化,支援海南“綠色崛起”。
據海口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金關工程是海關總署以現代海關綜合管理系統為目標建設的海關資訊化總體設計、優化整合建設工程。它是以海關內、外網路為支撐,以建立全國進出境貨物綜合數據庫為中心,提供通關事務處理、風險管理、業務管理、分析決策以及與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聯網作業等功能的資訊化工程。在金關工程(一期)基礎上,海關於2013年7月提出第二期項目建設,目的是以提升海關科技資訊化管理水準,為優化海關監管和服務提供堅實保障。
自金關工程建設開始以來,海口海關陸續推廣應用了多個高含金量的資訊化項目:推廣通關無紙化作業系統,截至2014年11月底,86.10%報關單實現無紙化,490家企業使用無紙化模式進行進出口申報;聯合檢驗檢疫部門全面實施關檢合作“三個一”通關模式,推廣應用“一次申報”系統,使企業對需向兩個單位重復申報的資訊進行一次性錄入,申報時間縮短20%以上。
同時,海關與檢驗檢疫部門實現查驗放行指令對碰,將關檢“分開查驗”轉變成“共同查驗”,貨物查驗時間和移箱成本均減少50%以上;將關檢“分別放行”轉變成“同時放行”,節約企業重復吊箱、開箱、運輸和人力成本;升級改造離島免稅海關監管系統,保障“即購即提、先徵後退”購物提貨模式順利實施,使旅客購物後可直接提貨,提升購物體驗滿意度,目前已有9.6萬人次使用該模式購物,購物金額約2.3億元;推廣應用運輸工具管理和艙單管理等物流監控系統,實現對運輸工具的進出境、移泊及其貨物的運抵、分流、分撥、驗放等全過程資訊化動態監控、跟蹤管理,目前已備案各類企業133家,船舶和航空器286艘(架),共對1036艘(架)次的運輸工具進行動態監管;全面應用油氣液體化工品物流監控系統,將全省8家油氣企業納入資訊化管理,實時掌握油氣液體化工品從進罐到出罐的全過程物流數據,順利保障了海南逸盛石化、海南國盛石油、海南液化天然氣(LNG)等一批重點項目順利上線,有效緩解海南“氣荒”局面。
“海關越來越多地使用資訊化手段進行監管,是資訊處理能力和應急保障處置能力不斷提升的表現。”海口海關技術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關正積極籌建二級監控指揮中心,充分運用智慧網路視頻監控、網路視頻會議、物聯網、3G無線通信等技術,實現海關監控指揮功能的現代化和集約化,並與全國海關監控指揮中心對接,真正實現“管得住,通得快”。
海口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緊跟全國海關金關工程(二期)建設進度和海南經濟發展步伐,加大對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研究,陸續推廣應用企業信用資訊管理系統、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監管系統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管理系統等項目,繼續推動各項通關作業改革取得更大成效,釋放改革紅利,惠及全省廣大進出口企業,為促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加快建設和海南開放型經濟健康發展打造更加安全便利的口岸大通關環境。
(本報海口1月5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