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業內:煤價跌幅遠超預期 今年煤炭行業形勢仍嚴峻

  • 發佈時間:2015-01-06 07: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回顧2014年,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我國經濟結束改革開放30多年來接近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期,步入以中高速增長為標誌的“新常態”。在此背景下,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的煤炭産業亦處於新的發展格局,産能過剩、需求疲弱、存煤量高企、進口煤衝擊、價格持續低迷、企業經營困難等特徵始終貫穿2014年的煤炭市場,而“去産能”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2015年我國煤炭行業仍將面臨嚴峻挑戰。對此,中國經濟網邀請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內貿資訊中心資深分析師王瑜對2014年煤炭行業情況作出深入分析,並對2015年煤炭市場做出預測。分析如下:

  2014年:煤價跌幅遠超預期煤炭消費低迷

  産能過剩問題突出煤炭庫存高企

  “十一五”以來,處於黃金髮展期的煤炭行業投資規模、擴張發展勢頭不斷加快,2006年至今近9年時間裏,煤炭採選業固定資産投資累計達3.22萬億。據粗略估算,包括在建産能,我國煤炭産能已超50億噸。隨著諸多新建礦井陸續投産,煤炭産能集中釋放,導致煤炭市場供需失衡,庫存激增,去庫存任務艱巨。截至11月末,全社會煤炭庫存已經連續36個月在3億噸以上;煤炭企業存煤9100萬噸,同比增長5.2%,全國重點電廠煤炭庫存9763萬噸,較年初增長19.7%,存煤可用天數達29天,煤炭行業實現供需平衡仍需時日。

  下游需求增長乏力煤炭消費低迷

  受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節能環保力度加大等因素影響,煤炭等基礎能源消費缺乏強力支撐,動力不足,需求整體疲軟,前三季度國內煤炭産銷量、消費量同比負增長,十年來尚屬首次。具體表現為:一是下游行業整體低迷。今年,電力、鋼鐵、水泥等下游行業明顯降溫,煤炭需求下滑。據統計,1-11月份,發電量同比增長3.9%,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創下1999年以來新低;生鐵産量同比僅增長0.4%,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5.5個百分點;水泥産量同比增長1.9%,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7.3個百分點,創下1991年以來新低;合成氨、尿素産量同比分別下降1.9%和1.0%,而上年同期二者同比增幅分別為4.3%和8.4%。二是清潔能源擠佔市場份額。我國能源結構調整步伐正在加快,節能減排力度逐步加大,國家支援清潔能源發電的優惠政策相繼出臺,風能太陽能、水能、核能等清潔能源對火電替代衝擊勢頭明顯。據統計,截至11月末,全國水力、核能、風力發電量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22.4%、18.3%和3.84%,而火力發電量累計同比下降0.3%。三是自然因素抑制煤炭需求增長。今年我國沿海地區及雲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降水較為充沛,降雨量高於往年同期,為水電乏力創造了自然條件,加之溪洛渡、向家壩兩大水利樞紐相繼投産,水電站總裝機2026萬千瓦,削減了火電需求。

   進口量相對減少衝擊依然嚴重

  從近幾年煤炭進口數據看,自2009年由煤炭凈出口國轉變為凈進口國後,我國煤炭進口量持續攀升。2013年進口煤炭3.27億噸,同比增長13.4%,再創進口量新高,對原本已處過剩狀態的國內市場形成強大衝擊。今年以來,受國內煤炭價格大幅下滑以及恢復煤炭進口關稅等因素影響,進口煤優勢減弱,進口量在經歷了連續5年快速增長之後,首次出現同比下降。1-11月份煤炭進口量2.64億噸,同比減少9.4%。然而除8月份以外,單月進口量均在2000萬噸以上,11月份進口量2102.75萬噸,環比增長4.5%,對國內市場衝擊依然不容忽視。

   煤價跌幅遠超預期效益大幅下降

  2014年,煤炭價格整體延續2012年以來的持續下行走勢。12月24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為525,雖比8月份的年內低點回升了9.8%,但同比仍下降16.8%,比2011年底下降35%。隨著煤價持續下滑,煤炭行業虧損範圍逐步擴大。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4.4%。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前11個月,全國共有8個省份煤炭産業整體虧損,企業虧損面在70%以上。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30家煤炭類上市公司中有23家煤企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佔比高達76.7%。

   脫困政策密集出臺利好行業發展

  作為基礎能源行業,煤炭行業的發展與我國宏觀經濟運作密切相關。為進一步推動煤炭行業擺脫困境、促進行業平穩運作,今年8月以來國家陸續出臺多項限産保價、調整進出口稅率等政策,旨在控制煤炭供應總量,優化産業佈局,促使煤炭供求重歸平衡。9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煤炭資源稅改革,推進清費立稅,對理順資源稅費關係,完善煤炭價格形成機制,促進資源合理開採利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2015年:行業“去産能”艱難亟待轉型升級

  目前,在一系列煤炭脫困政策扶持下,煤炭市場已經出現一些積極變化,産量無序增長的勢頭得到一定遏制,煤價出現回升勢頭,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展望2015年,我國經濟仍將面臨較多風險和挑戰,但在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國內經濟走勢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加之利好煤炭行業的相關政策將持續發力,行業發展的整體環境將穩中向好。但“去産能”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高庫存、低需求、短資金仍將伴隨著2015年的煤炭市場,我國煤炭行業仍將面臨嚴峻挑戰。抓住機遇,加快推進轉型升級是煤炭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擺脫困境、走出嚴冬的最佳出路。

  總量寬鬆局面仍將持續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預計,我國煤炭産能將在2014-2015年陸續釋放,甚至可能在2016年達到峰值,加之當前巨大的庫存壓力,市場供應體量明顯縮減的可能性不大。此外,雖然國家採取增收進口關稅,提高準入門檻等措施限制進口煤,但全球煤炭過剩、國際煤價低位運作的狀況無明顯改善,煤炭進口仍保持較大規模,進一步加大供應壓力。煤炭供求失衡的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發生根本性轉變。

  煤炭需求將低速運作

  我國産業結構調整將繼續深化,加之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壓力加大,全國煤炭消費增長仍將低速運作。《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7年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東省凈削減煤炭消費量分別為1300萬噸、1000萬噸、4000萬噸和2000萬噸。隨著國家支援清潔能源發電的優惠政策相繼出臺,未來風能、太陽能、水能等清潔能源將會迎來比較好的發展機會,進一步壓縮火電對煤炭的需求。國家能源局表示,2015年水電總裝機容量將超過3億千瓦,同比增長約1000萬千瓦。

  煤炭價格上行動力不足

  今年10月份以來,在煤炭供給有所回落、消費需求季節性回暖等因素作用下,煤炭價格呈現較為明顯的觸底反彈態勢,累計漲幅近一成。後期來看,受高庫存、低需求的制約,加之海運價格持續走低壓縮成本,煤炭價格上行動力不足。12月26日,海運煤炭運價綜合指數OCFI報收626.99點,同比下降45.3%,煤炭運輸成本降低。然而,從企業盈利狀況看,煤炭價格已處於底部,加之國際煤炭供應商減産以及我國救市政策持續發力,煤炭價格繼續大幅走低的可能性不大,預計2015年國內煤炭價格將呈低位波動態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