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購火車票不買保險就得“排隊等候”

  • 發佈時間:2015-01-06 04:35:20  來源:今日早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購火車票不買保險就得“排隊等候”

  省消保委公佈最新消費調查結果,四家火車票代購平臺存在搭售保險等問題

  □通訊員 馬傑 本報記者 祝瑤

  “購買20元一份的交通意外險,訂單極速處理”、“不購買保險,訂單排隊處理,預計處理時間2小時以上”……眼下在不少車票代購平臺,一道所謂的“服務升級”門檻,擋住了不少急於購買火車票卻不願加錢購買保險的消費者。

  近期,浙江省消保委聯合消費維權義工,針對國內多家車票網路代購平臺,進行了歷時一個月的消費調查。結果顯示,“鐵友網”、“114票務網”、“趕火車網”等四家火車票代購平臺出現以“升級服務”為名搭售保險、保險內容不夠明確、限制退改簽服務等諸多情況。

  買不買保險,成網購火車票“服務標準”

  年關將近,不少人已心急安排起自己的春節行程。隨著“春運大軍”的臨近,搶購火車票逐步進入白熱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則是通過第三方網路購票平臺搶購火車票。

  針對此類情況,省消保委聯合消費維權義工“兵分多路”進行消費體驗。相關人員通過不同渠道,統一購買2014年12月7日9:05從杭州東發車前往紹興北的D3105列車車票,借此調查各平臺的火車票售票、退票等消費環節。

  省消協相關人員介紹,本次調查共抽取了“鐵友網”、“114票務網”、“趕火車網”等四家火車票代購平臺,12306鐵路總公司官方售票網站進行網路訂票,以及在杭州火車東站實地現場購票。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維權義工在車站窗口和12306網站購票,所花費用均只是車票票面價13.5元。在另外多家代購平臺結算時,消費維權義工發現,只要一不留神,結算時均有額外的費用産生。

  “其中,最高的為‘趕火車網’。”省消協相關人員表示,結算時網站提示消費者需支付38.5元,這比票面價貴了25元,足足高出了185%。

  據省消保委調查發現,“鐵友網”、“114票務網”、“趕火車網”等四家車票代購平臺均額外要求消費者購買交通意外險等保險,保險費用為10—20元不等。“只要消費者購買保險或網站的消費禮券,代購平臺就表示訂單可以‘升級服務’,享受‘極速處理’、‘優先處理’等服務。”一旦消費者選擇不需要保險,代購平臺均表示將延遲出票,買家需要“排隊”,處理時間為2個小時,甚至“次日22時之前給予答覆”。

  為避免糾紛,網購火車票擦亮眼睛

  省消保委相關人士表示,從本次消費調查結果來看,火車票代購平臺經營亂象還是存在的。在“一票難求”的春運特殊時期,代購平臺利用如此“商機”,以“升級服務”為名搭售保險,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相關人士指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的權利。《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其他不合理的條件。早前,鐵道部曾發出公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售票環節中不得在國家規定的票價和客票銷售服務費之外加收其他任何費用”。

  除此之外,消保委相關人士調查發現,“鐵友網”、“114票務網”、“趕火車網”等四家火車票代購平臺都只標明瞭該保險為交通意外險及最高賠付金額。一位業內人士坦言,“一些代購平臺按票面價出售車票,其實本身營利有限,只好通過搭售保險來獲利。”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消費者與相應的購票平臺對保險事項約定不清,一旦出險,極有可能造成日後的消費糾紛。

  為此,浙江省消保委建議有關主管部門應將此納入監管範疇,採取有效的市場監管,加強對代購平臺的監督和指導,查處禁止相關強制搭售行為,從而保證購票者的消費權益。

  同時,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購買火車票時,儘量選擇12306網站和現場窗口進行購票。對於其他代購平臺購票,消費者要注意核查代理商的身份資訊,保存好訂單號和有關支付憑證,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及時向當地有關部門進行投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