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民日報:歷史教訓在前 新興經濟體需可持續增長

  • 發佈時間:2015-01-05 09: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梅新育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磚國家以及眾多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表現出現了一些分化。從經濟增速、世界對其經濟信心等方面看,中印走在前列,一些國家則表現一般,有的出現了問題。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之時,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是所有國家必須直面的話題。

  不少新興市場經濟體頻繁、大幅度提高了本國最低工資標準,勞動生産率和總的産出水準卻沒有明顯提升,註定不可持續。如有的非洲國家在短短一年半時間裏連續兩次提高最低工資,第一次漲幅56%,第二次漲幅170%,而且類似做法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中並不鮮見。顯然,在短短一年半時間裏,這個國家的勞動生産率和總的産出水準不可能出現如此顯著的提升,這樣大幅度提高工資,直接負面後果是侵蝕了儲蓄和投資,削弱經濟增長後勁,並大幅度提高了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壓力。

  從長遠看,過於激進地大幅度提高員工工資,也不利於許多發展中國家擴大就業,特別是不利於在現代産業部門最大限度創造有體面收入的就業機會。因為這些國家絕大多數勞動力還是集中于傳統“前現代”農業部門的貧困國家,連續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受益者最多只能是佔這些國家就業總人口不到20%的現代産業部門正規就業人員,佔勞動人口絕大多數的傳統産業部門勞動者、脆弱性就業者和失業者無法受益,反受其害。

  在南非等一些新興市場,工人工資大幅度增長是大規模頻繁罷工的結果,對這些國家商業環境和增長潛力的損害更為深刻,曾經獨佔非洲大陸1/4國內生産總值的南非經濟日益褪色,經濟增幅持續低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平均水準,實非偶然。

  相比之下,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經濟恢復時期,曾提出一個説法“三個人的飯五個人勻著吃”,當時新中國能在與美軍激戰朝鮮的同時僅用3年時間便完成戰後經濟恢復,比歐洲國家二戰後普遍花費四五年乃至更多時間方才完成經濟恢復快得多,上述勞動人事政策對穩定社會和發展經濟起到的積極作用不可低估。

  毋庸諱言,某些新興市場名義工資大幅度增長是高通脹所致。在高通脹環境下,為了維持實際收入和生活水準,工人們很容易訴諸罷工手段以爭取加薪,或是頻繁跳槽。但為了根治這一問題,該做的是調整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抑制通貨膨脹,而不是片面追求強制性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因為抑制通脹不僅能夠確保最廣大勞動者的收入不被侵蝕,而且能夠降低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激勵實體經濟部門生産性投資和經濟增長,進而可持續地創造更多就業。

  毋庸置疑,經濟增長的最終目的是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消費需求;但任何消費需求,一旦膨脹到侵蝕國民儲蓄和投資的地步,這個國家經濟增長的後勁也就要被消磨掉了。正是在這一點上的失誤,使得二戰後不少西方國家程度不等地陷入過度福利的泥潭,消磨了他們曾經蓬勃迸發的國民活力;而對這種不可持續的福利、消費的盲目效倣,又使得一批新興市場重蹈覆轍。

  一時增長易,持續增長難。為了增長的可持續性,新興市場對歷史教訓不可不察。(作者:梅新育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