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絲路起點上的“吃貨天堂”

  • 發佈時間:2015-01-03 04:59:4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西安回坊,無論是清晨大汗淋漓的胡辣湯,還是燈火闌珊時的賈三湯包,抑或深夜的燒烤宵夜。每一種美味,每一聲叫賣,每一盞燈光,無不傳遞著千年以來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執著與虔誠

  “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在古都西安,盛唐詩人杜甫詩中的絲路遺跡如今大多留存于鐘鼓樓下的蓮湖區,這裡不僅有當時規模盛大的“西市”遺址,更有綿延在人們舌尖上的絲路美食風情。

  西安“回坊”就是所有遊客與食客的天堂。初到西安的遊客往往誤認為鼓樓後這條最繁華的北院門街就是“回坊”,其實它不是一條路,而是由很多條或長或短的街巷所組成的民族風情街區。

  老味道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唐長安城如棋盤狀劃分為108個“坊”,一個坊相當於一個居民社區,四週圍有坊墻,開有坊門。夜間關閉禁人出入,保持了坊區的安全和安寧。唐長安城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容納了大量從西亞、中亞遷入的穆斯林。隨著大量穆斯林的聚集,伊斯蘭教也開始在中國傳播,為了宗教活動和生活的方便,穆斯林依清真寺而居,這種佈局從伊斯蘭教傳入中國開始一直延續至今,每座清真寺都形成一個“坊”,逐漸形成了回坊七寺十三坊的格局。“坊上人”是西安地區對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的一種親切的稱謂。

  由北院門、西羊市、化覺巷組成的西安回族街主幹道全長1100米,寬近10米,呈環行,是—條集中體現明清建築風貌和回族風情的街道,坊上人無論從外貌長相還是衣著打扮至今依稀還帶有異域印記,隨處可見的回廊和旗樓,讓人驀然産生穿越回盛唐的恍惚。

  坊上人世代擅長小吃製作,千百年來傳承不絕的手藝完整地保留了傳統清真飲食風味。牛羊肉泡饃、臘牛羊肉、燴羊雜、粉蒸羊肉、蜂蜜涼粽子、盛氏釀皮、羊肉餅、八寶甜稀飯、胡辣湯、羊肉水餃、韭餅、酸湯水餃、灌湯包子、牛肉拉麵、羊肉臊子饸、黃桂柿子餅、蛋花醪糟、水盆羊肉、芝麻燒餅、蔥油餅等數百種小吃應有盡有。用料考究,製作精細,甜鹹辣葷素搭配,品種眾多,為全國清真小吃之冠。

  如果你是第一次踏足回坊,最忌諱一頭扎進北院門,見店就吃,結果才走了百多米就會捧腹撐腰而歸。真正的“吃家子”,會每次主打三至五個小店,細嚼慢咽,看人來人往。

  如果問地道的老陜,為什麼吃飯一定要去坊上?答案就三個字“老味道”。所謂的“老味道”不僅是指美食之味,更是一種附加在風情環境中的記憶與回想。

  坊上行

  玻璃瓶的“咣當”聲回蕩在回坊狹窄的路上,一輛滿載“冰峰汽水”的送貨車開過街面。“冰峰”是當地一種知名碳酸飲料,西安人不論男女老幼,都愛喝。其廣告語也是一句大白話:“從小就喝它。”小店裏如果冰封斷貨,食客過門而不入。回坊特飲酸梅湯更是一絕。雖然5米必有一個攤位售賣酸梅湯,可更多人願意從北院門北段的牌坊走進回坊,再小拐一步,到大皮院找花奶奶的小推車,花奶奶的以酸梅、山楂為主料,每日用大鍋熬煮出來,喝上一口冰涼清爽,酸與甜同時在口腔中彌散又相互交替。但因為沒有店面,很容易錯過。

  在坊上,無論是找尋攻略上久負盛名的知名老店,還是本地人摯愛的私房收藏,大多都如花奶奶的酸梅湯一般,因為門臉太小而經常失之交臂。那麼如何才能“定位”到這些美食?幸好,現在有HuiFang-FreeWiFi和回坊電瓶車。

  從北院門風情街北口至鼓樓全段的蓮湖歷史文化街區,已經開通的公共 WiFi最多可容納2400人同時免費上網。WiFi連接後會彈出“回坊風情街”頁面,包含有公共服務、特色美食、遊玩攻略、回坊印象、建議留言5個板塊。點擊遊玩攻略板塊,就出現特色小吃等圖片和文字介紹。進入回坊印象,可以看到回民街、高家大院、鼓樓、鐘樓的介紹資訊。

  為方便遊客,蓮湖區特地開通了回坊電瓶車站點,2元一位,刷卡半價,照公交車按線路運作,車隊有統一的裝飾風格,司機著民族服裝,現在電瓶車不僅成了景區內的交通工具,更是景區的一道風景。現在3條運營線路上有20輛車,招手即停,還開展了旅遊包車業務。司機會用地道的坊上話介紹街道的特色和歷史,電瓶車一開進大皮院老街坊,話匣子就打開了:“泡饃館有烏家小炒泡饃;水盆羊肉有位於大皮院中段的大皮院吳家,喜歡清淡可以去一真樓;臘牛羊肉店有老字號的大皮院孫家和偏東口路北的孫慶海臘牛肉;烤肉有大皮院東口的高家烤肉和中段的洪濤烤肉;大皮院中段還有老李家肉丸胡辣湯,西口的老賈家也不錯;砂鍋店有大皮院中段的穆薩砂鍋,最有名的代表作是牛尾砂鍋;涼皮有位於大皮院西巷口的盛家麻醬涼皮和大皮院西口的宏順祥滷汁涼粉,還有隔壁的定家小酥肉,就是小盆蒸肉團兒;麻辣燙有欣昱麻辣燙和老回坊;麵食還有大皮院西口對面的炒餅和炒麵;拐進北廣濟走到南口的老徐家柿餅,秋冬季才有的買哦……”

  北院門的街口就是蓮湖區旅遊投訴服務中心和旅遊諮詢服務中心,這裡提供指路、介紹景點,旅遊投訴受理等旅遊諮詢服務。從這裡向西走上50米,西羊市街東口牌坊下有家“西遇紀”,售賣超實用的吃貨旅遊攻略《大唐通關文牒》。攻略在手,吃貨指南即刻開始工作。沿著西羊市一路向西,這條只有200多米的小街,具有600多年曆史。從東口的牌坊到西頭的麻家什字,根據吃貨攻略可以點上一桌經典流水席。

  蜂蜜涼粽桂花糕清甜開胃,烤肉夾饃和粉蒸肉夾饃一手一個,邊走邊品味,不過前方還有肉爛湯濃的煮饃和酸辣爽口的小炒泡饃。最後一定要再吃上一籠皮薄餡嫩、湯汁鮮美的羊肉灌湯包。

  新舊事

  街尾的麻家什字是回坊中的一處十字路口,東接西羊市,西鄰廟後街,北通獅子廟街(現北廣濟街北段),南達北廣濟街。以這個十字為中心,輻射鄰近街巷上的眾多回坊名吃,實際上麻家什字這個美名已經超出了本身地理位置,而成為一個美食區域的簡稱,被賦予了回坊美食文化中心的另一層含義——凡此地出品即是專家品鑒和老饕背書的美味金招牌。

  西南角是老花家臘牛羊肉,東北角是東南亞甑糕,西北角是馬庚南糖。他們都是遠近聞名的店家,生意非常興隆,他們的門前經常有長長的購物隊伍,都是慕名而來。特別是麻家什字東南角的劉紀孝臘牛羊肉,從早上到中午,永遠是長長的幾隊人,場面堪比春運排隊買火車票,到了下午一準賣完。

  回坊的歷史風情在化覺巷清真寺講解員白博的講解中變成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相傳在唐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期間,唐朝被迫派大臣到西域和回紇借兵求援,西域方面出騎兵3000人前來支援,而在這支援軍中有一將領名為麻土染第,此人在收復長安和洛陽的戰鬥中,屢立奇功。平息安史之亂後,有相當數量的西域回紇人留在長安,於是唐朝皇帝將現在的麻家什字這一帶封賞給了麻土染第,於是麻土染第及其部下在此定居並做起了飲食生意,並以“麻”為姓和店名,其部下也改姓“麻”,麻家什字因此而得名。

  麻土染第從西域帶來的眾多特色小吃,為西安清真風味小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麻家什字從唐朝起就成了飲食一條街,後來“麻”姓逐漸演變為“馬”姓,但“麻家什字”的稱謂卻沿用至今。直到現在,從早到晚,食客不斷,特別是逢年過節,整個回坊的每條街巷會被行人擠得水泄不通。

  在回坊,無論是清晨大汗淋漓的胡辣湯,還是燈火闌珊時的賈三湯包,抑或深夜的燒烤宵夜。每一種美味,每一聲叫賣,每一盞燈光,無不傳遞著千年以來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執著與虔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