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三板迎來新機遇

  • 發佈時間:2014-12-30 07:32:5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是今年改革的一項重點。近日,中國證監會發佈《關於證券經營機構參與全國股轉系統相關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放寬機構做市推薦業務、鼓勵資金參與投資,進一步支援機構依託新三板服務中小微企業。新三板迎來機構做市與資金參與的雙擴容。

  做市和推薦機構擴容

  今年6月,新三板在發佈相關做市業務規則時指出,做市商是指在新三板發佈買賣雙向報價,並在其報價數量範圍內按其報價履行與投資者成交義務的證券公司或其他機構。雖然這為除了券商之外的其他機構在新三板開展做市業務預留了空間,但目前除72家券商獲得新三板做市業務資格外,沒有其他機構。

  此次《通知》明確規定,擴大做市隊伍,支援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期貨公司子公司、證券投資諮詢機構、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等機構經證監會備案後,在新三板開展做市業務。這使得“其他機構”的範圍得到初步明確,券商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將被打破。

  “此前僅有券商具備做市資質,大量協議轉讓企業未被券商看中而不能轉變交易方式。做市隊伍的壯大,將促使掛牌公司轉為做市交易的比例大幅提升,市場交易流動性有望再上一個臺階。”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郭睿哲表示。

  從今年8月25日做市業務上線來看,2014年1月至7月,新三板整體股票成交筆數合計3415筆,而做市業務上線當月8月市場整體成交筆數達到9821筆,在此後的3個月,新三板平均每個轉讓日成交筆數約788筆。

  “實踐表明,做市轉讓股票使得流動性有所提升,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初步完善。”新三板副總經理隋強表示,到今年底,做市股票突破100家已無懸念。而截至12月22日,做市轉讓股票累計達96隻,正在辦理的申請做市企業17家。

  此外,《通知》還擴大推薦隊伍,支援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期貨公司子公司、證券投資諮詢機構等機構開展推薦業務。“支援券商之外的投資機構對公司掛牌新三板進行推薦,將有效促進掛牌公司的豐富,推薦企業掛牌與原先投資業務或將能夠結合,投資機構業務模式的創新將成為新三板新的亮點。”郭睿哲説。

  參與資金和模式更多元

  雖然今年8月新三板成功上線做市業務,市場流動性有所改善,但由於採取做市方式的股票數量較小,而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已逾1500家,市場整體活躍度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此外,目前新三板實行“500萬元證券類資産”的個人投資者準入標準,較高的參與門檻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市場流動性不足。

  “監管層將新三板未來的發展定位為一個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主要為企業發展、資本投入與退出服務,但目前新三板面臨的一大問題是投資者的數量與掛牌企業的增速並不相匹配。”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隨著掛牌企業數量的大幅增加,需要鼓勵和支援更多的機構投資者進入新三板,使得掛牌企業獲得更多融資機會。

  為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通知》明確四類資金可以進入新三板:一是證券公司自營業務資金,二是券商客戶資産管理業務資金,三是經證監會同意的證券公司可試點開展掛牌公司股票質押式回購等創新業務,四是試點推出公募基金産品。

  同時,《通知》還支援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于新三板掛牌股票。這意味著,在掛牌企業數量大幅增加之後,監管層大力支援新增資金進入新三板,提升市場活躍度和參與度。

  “新規明確了公募産品、券商自營或資管、QFII等機構對新三板投資的支援,未來新三板投資參與機構與投資模式將更加多元化。”郭睿哲表示,這是完善新三板制度建設與資本功能的重要舉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