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保供電 富農家

  • 發佈時間:2014-12-28 03:14:0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阿日林一合嘎查富了,牛羊育肥技術正引領這裡的人們步入小康生活。“這一切都離不開電啊!”嘎查裏的“養殖大戶”肖小鵬指著一根電桿對《經濟日報》記者説,“牧民們以前把電線叫做‘風雨線’,把它當做預測天氣陰晴的一種工具,只要停電,準是颳風下雨了。一到用電高峰期,家家燈泡暗紅,誰家要是再用電飯鍋燜個飯,全村準停電。”

  阿日林一合嘎查所在的興安盟位於大興安嶺西麓,是內蒙古的“老少邊窮”地區,也是內蒙古財政收入最少的盟市之一。近年來,興安盟為擺脫落後困境,致力於推動經濟發展,改善群眾生活,從老百姓最基本的生産生活條件改善做起。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國網興安科右前旗供電公司更將大力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作為聽民意解民憂的重要舉措來抓。經過不懈努力,如今,“水泥路旁水泥桿,照明路燈立兩邊”,供用電可靠了,育肥牛羊基地隨之建了起來。昔日的“風雨線”已被絕緣線取代,電冰箱、電磁爐、電暖器走進牧民廚房,電視、電話、網路陸續普及。

  水泵、碎草機、大型照明設備被引入到棚圈養殖後,阿日林一合嘎查成了小康村。肖小鵬現在建起了兩個現代化牛羊棚圈,“這棚圈一次性能育肥牛羊1000多頭(只),這裡碎草抽水一刻都離不開電,我專門安了一台50千伏安變壓器。”

  阿爾山市建設局局長倪傑介紹説,“近幾年,阿爾山市經濟社會發展迅速。棚戶區改造項目啟動以來,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始終沒有離開施工現場,一直在工地上為我們提供用電指導。半夜有施工,他們就加班加點施工;電力有故障,一個報修電話,他們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並解決好。”他説,以前由於供電可靠性差,供電能力不足,一到用電高峰期,興安盟很多農村牧區“搶電”現象經常發生。為此,興安電業局先後投入農網改造資金32.18億元,有效地保證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作。

  一根電線送來“金銀”。憑藉充足可靠的電能,興安盟農牧民搞起牛羊舍飼養殖、日光大棚果樹種植、農産品二次加工等産業。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也吸引了大批外來企業投資辦廠,拉動了地方就業。突泉縣魯科節水塑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華來自山東,他説,“我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決定在這裡建廠的,塑膠製品生産工藝對電力要求極高,別説停電,電壓不夠就會導致産品不達標、原材料報廢。”經過一年多試運作,可靠的電力供應和優質的電力服務,給李建華吃了顆定心丸,下一步,他還將擴大生産規模。

  據介紹,至“十二五”末,興安盟將實現每個鄉鎮有一座66千伏變電站供電,每個旗縣政府所在地有兩座及以上66千伏變電站供電的目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