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麻局長”的西藏富民夢

  • 發佈時間:2014-12-27 17:03: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拉薩12月27日電(記者文濤 王恒濤)來自廣東的援藏幹部肖國鑫克服高原反應在西藏一呆就是近6年。他出任林芝地區波密縣農牧科技局副局長,在他的帶領下,波密縣三分之一群眾種天麻,截至目前,全縣每人平均增收上千元,推動了地區的産業發展。肖國鑫被評為2014年“全國民族團結先進模範個人”。近日,記者見到這位被當地群眾稱呼的“天麻局長”,聽他講帶領農牧民種天麻的故事。

  波密縣以盛産藥用價值高的天麻遠近聞名。2004年,當地提出以天麻産業立縣富民,但進展緩慢。2010年,肖國鑫到西藏波密縣援藏。他克服高原反應,用50天走遍全縣10個鄉鎮,調研天麻推廣緩慢的原因。原來,當地生産天麻種子的密環菌要從內地採購,成活率只有50%,導致種子供應不足。他爭取350萬元建密環菌廠,還親自給農民做徵地工作。群眾不理解,甚至放狗咬他。經過反覆工作,要價60萬的土地被他磨下一半。

  2011年,他開始育種攻關,需要建100畝的塑膠棚。三戶種菜的群眾不同意搬遷。菜農肖小榮的老公突發腦溢血,蘿蔔沒人收。肖國鑫自己拿600元工錢動員鄰居幫忙收菜;又買禮品登門看望。兩口被感動了。他們説:“為了群眾,你掏錢給我們收菜,又看望我們,我們不講價錢,立馬搬走!”

  天麻開花一般在夜間或淩晨,花期只有兩小時。波密縣農牧科技局副局長郝海利説:“老肖帶著我們住在大棚裏,忍著高原反應不睡覺。花一開,一人拿一根牙籤人工授粉。”為期兩年的育種期縮短為一年。2012年,當地天麻種子供應量翻了兩番。次年又提高兩倍。今年,波密的天麻種子已達到3萬斤。

  有了種子還得教農牧民種植。波密縣札木鎮桑登村農民阿果果是村裏第一個種天麻的人。2010年種了100多斤的天麻種子,結果連種都沒收回來。肖國鑫送種子到府,帶技術員手把手教他種了400平方米天麻,定時到府指導。次年,阿果果除了收穫10萬元現金,還用小天麻又種了600多平方米。嘗到甜頭的他,租了12畝地,動員村裏11戶群眾成立了天麻種植專業合作社,準備大幹一番。他説:“要不是‘天麻局長’,我這輩子不會再做天麻致富夢。”

  近6年,肖國鑫奔波在波密縣的田間地頭,忙著育天麻種,忙著指導群眾種植,忙著培訓農民技術員,忙著建立天麻加工廠。波密縣委書記、廣東第七批援藏幹部陳啟蒙説:“在肖國鑫的帶領下,全縣投資近2500萬,建起了智慧育種溫室、育種辦公樓和菌種培育大樓,還建起了高産栽培區。全縣2500戶農牧民種植了天麻,每人平均收入增加超過1000元。明年、後年全縣天麻種子接連翻兩番,就可以滿足整個林芝地區的需求,波密將成藏東南麻種核心生産基地。”

  在波密縣的引領下,林芝地區7個縣中有5個縣開始種植天麻。林芝地區旺堆專員把天麻種植譽為“推動全地區率先實現小康社會的利器”。肖國鑫成了香餑餑,大家爭相請教。

  2012年,察隅農場要求把肖國鑫調去當副場長。波密縣堅決不同意。肖國鑫身兼兩職兩地跑。當時察隅縣正在修公路,剛摔死一個工人。為了趕時間,他把身體貼在絕壁上攀爬山路。“現在想起來還很後怕!掉下去肯定是沒命了。”肖國鑫説。農場斷水斷電,他喝了8天雨水堅持工作,拉肚子拉得起不了床。第二年,察隅農場天麻大豐收,産量比波密還高。因為繁重的工作,肖國鑫整個人瘦了10多斤,滿頭黑髮變成白髮。

  那年是肖國鑫最艱苦的一年。當時,留學的兒子畢業回國尚未找到工作;愛人又腿部骨折要做手術;天麻種植正是關鍵時刻。他只能眼望家鄉致歉。“現在想來都挺內疚!真是對不起妻子和兒子!”

  為了讓群眾種的天麻賣出去,足不出戶就可以致富,肖國鑫決心要找到一條深加工的路子。2011年,他推動完成了波密天麻的國家地理産品標識認證工作。同時,他與中科院合作開發出三個以天麻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另外還獲得了一項天麻真空凍幹技術國家發明專利,為波密天麻的深加工鋪平了道路。

  2013年7月第六批援藏的肖國鑫期滿,波密縣動員他繼續留任。縣長達瓦説:“老肖啊!你別走!我陪著你把縣裏的天麻産業幹成個樣子,給農牧民找條致富出路。”肖國鑫義無反顧地留了下來。

  就在記者在當地採訪時,一個好消息傳來:廣東一家生物制藥公司與當地簽訂合同,準備在當地投資上億元進行天麻加工開發。

  眼看一個天麻産業鏈正在肖國鑫的推動下日趨成型。當記者問他:“你準備幹到什麼時間才收手?”他説:“我要親眼看著波密縣和林芝地區的農牧民群眾真正依靠天麻走上致富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