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疆歸來話亮點

  • 發佈時間:2014-12-26 05:59:2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洋,魅力無窮;海洋經濟,亮點紛呈——這是《經濟日報》記者跟隨“海疆萬里行”採訪團,走進青島西海岸、舟山群島、珠海橫琴3個國家級新區,得出的最大感受。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日益提高,到海邊旅遊、休閒度假越來越受青睞。想去風景旖旎的海島度蜜月,挑戰各種海上運動項目,抑或悠然自得地“海釣”嗎?從珠海市坐船出海約一個小時,有個幽靜美麗的小島——東澳島就能滿足你。

  珠海市萬山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社會告訴記者,東澳島是由國際著名的連鎖酒店品牌“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負責運營管理的高端旅遊度假項目,目前一期已開業,平均客房入住率達到七成。

  “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從珠海到澳門只需要5分鐘,到香港1個小時。”珠海市橫琴新區管委會公共建設局局長劉晨光説,隨著12月18日橫琴口岸實現24小時通關,橫琴正以暢行無阻的優勢成為澳門的“後花園”。優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廣東長隆集團來到這裡。首期投資達200億元的珠海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今年正式開業,一躍成為承接香港、澳門每年7000萬遊客的重要旅遊目的地。長隆集團市場部媒介經理劉可告訴記者,長隆海洋王國在開業之初便創下5項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海洋主題公園,僅國慶節期間的參觀人數就達到28萬人次。

  而今年韓寒導演的一部電影《後會無期》,則使浙江舟山市東極島的人氣直線上升,慕名而來的遊客蜂擁而至,採取實名制登島後仍一票難求。舟山有1300多個島嶼,各具特色。舟山把海島旅遊作為主推的旅遊項目。2014年1至8月,全市共接待境內外遊客2481.7萬人次,同比增長12.3%,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242.81億元,同比增長13.0%。

  國家海洋局發佈的《2013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濱海旅遊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産業規模持續增大,全年實現增加值7851億元,比上年增長11.7%,高於國民經濟的平均增速。在我國經濟調結構、穩增長、擴內需的“換擋”期,海洋旅遊業以其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成為帶動沿海地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隨著認識海洋的步伐加快,我們對海洋的利用水準也在不斷進步,海洋生物醫藥産業就是海洋經濟的一股“生力軍”。走進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一種神奇的“創可貼”讓記者的驚嘆。只要一遇到血液,這塊看似尋常的“紗布”就立刻變得柔軟起來,摸上去又涼又滑。明月海藻集團總裁李同玉告訴記者,“這是我們利用海藻及海洋生物質資源為原料開發的海洋生物新材料。它可以用作醫用敷料,既能止血,又不會和傷口黏在一起,能避免傷口的二次感染。”

  多年來,明月海藻持續不斷地通過技術創新,把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海藻“吃幹榨盡”:從海帶制碘、提取海藻酸鹽起步,明月海藻不斷適應市場需求,由單一的“碘、醇、膠”老三樣,將産業鏈拓展到功能糖醇、海藻有機肥、生物醫用材料、海洋化粧品、海洋功能性食品等領域,成為全球最大的海藻生物製品企業。

  《2013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海洋生物醫藥産業持續較快發展,全年實現增加值224億元,比上年增長20.7%,遠高於國民經濟的平均增速,成為海洋經濟的一大突出亮點。

  此外,蓬勃發展的會展經濟,也正成為這些海濱城市亮麗的城市名片,架起我國與世界各國經貿往來、文化溝通的橋梁。12月,2014年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廣東湛江市舉辦,吸引遊客超過30萬人次,達成交易成果或合作意向金額210多億元。廈門每年的會展多達上百個,珠海航展更是國際航空航太界兩年一度的技術交流與貿易盛會。海洋旅遊、海洋産業、海洋現代服務業,正在這裡融合和交織,演奏出一首首美妙的藍色經濟圓舞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