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場對接會,簽約64項 面向市場的創新“最搶手”

  • 發佈時間:2014-12-26 05:33:19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吳亞飛 本報記者 董世梅

  12月中旬,四川省創新型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産學研成果對接會在綿陽舉行。4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悉數到場,現場簽訂合作協議64個項目,預計産業化後每年可新增銷售收入68.98億元,預計每年新增利稅14.74億元。

  從簽約情況看,什麼樣的産學研成果才能吊起企業的胃口呢?

  面向市場的創新“最搶手”

  省經濟和資訊化委方面介紹,此次發佈的300多條技術需求資訊來自全省120家創新型企業,涉及裝備製造、電子資訊、醫藥化工等各大産業領域。同時,負責蒐集創新成果的省教育廳和中科院成都分院則拋出了811項可轉化創新成果。“技術需求和創新成果都經過了4個多月的精挑細選、層層把關。”省經濟和資訊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直指市場需求是篩選項目的硬指標。不符合實際生産要求、太過抽象的創新成果都被拒之門外。入選的都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同時有著充分的前期工程化,可直接轉化。

  四川鑫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簽訂了總投資達3億元的清潔能源聚甲氧基二甲醚産業化項目,“投産後,這一項目將每年新增3億元的銷售收入。”四川鑫達公司副總經理劉江稱。

  上個月,西南石油大學創新處傳回一個好消息:在新疆克拉瑪依舉辦的科技成果交易會上,該校的49項科研成果一舉簽訂18項科技成果轉化合作協議。“科研項目在啟動前就經過了充分的市場調研。”西南石油大學創新處處長楊兆中認為這是成功的原因。

  産學研融合還需繼續破題

  産學研對接一直有個難題:企業有需求,高校院所有成果,但兩者往往“有緣無分”,很難走在一起。

  劉江很感慨,“高校和企業之間還是缺少信任和溝通”。從2008年開始,公司就與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接觸,但直到去年有了政府的牽線搭橋,加上企業規模也更大了,該公司的“單相思”才改變為與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的戰略合作。

  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有自己的難處。楊兆中擺出高校對接企業的兩大“攔路虎”——實驗經費和高校考評機制。“企業是逐利的,這對高校來説卻顯得有點‘急功近利’。”楊兆中表示,高校有很多不錯的創新成果處於中試階段,面對50%甚至更低的實驗成功率,企業敢不敢來投資?

  電子科技大學科研院副院長皮亦鳴認為,高校現有的“單一學術評價”考核機制讓老師將科研成果“束之高閣”,學術成果往往不注重後期的産業化。電子科大科研成果轉換率不足20%。不過,“今年,‘科研成果轉化’將正式作為考核標準納入學校新的五年計劃。”

  由省經濟和資訊化委和省教育廳合辦的産學研成果對接會將形成“線上線下”兩種模式,雙方正在著手搭建網際網路公共平臺,實現即時對接,讓成本更少、效率更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