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加強有害生物防治 維護森林資源安全

  • 發佈時間:2014-12-25 09:52:08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林業有害生物是“不冒煙的火災”,在我國實際造成的損失超過森林火災,並具有持續性、開放性、公共性等特點。對外開放以來,我國林業有害生物災害呈逐步加劇之勢,對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已經關乎到生態文明建設大局,關乎到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發展。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見》,專門對此進行安排部署。各級林業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要求,進一步創新林業治理體系,全面提高林業治理能力,切實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全力維護森林資源和國家生態安全。

  一、認真總結防治成效和經驗,進一步堅定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信心和決心

  前不久,經國務院批准,國家林業局對各省級人民政府2011-2013年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目標任務落實情況進行了檢查考核。總的看,過去3年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松材線蟲病有36個縣級疫區徹底根除疫情,42個縣級疫區今年未發現病死樹,全國發生面積、病死樹數量較2010年分別下降28%和30%。美國白蛾成災面積比2010年下降14.3%,主要風景區、交通要道、城鎮鄉村周邊等重點區域林木葉片保存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林業鼠兔害發生趨勢總體平穩,薇甘菊傳播擴散勢頭減緩,成災面積下降27%。取得這樣的成效,主要得益於各地高度重視,全面加強防治工作。

  一是政府責任逐步落實。29個省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領導任指揮長、有關部門參加的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領導機構。25個省建立了政府間和林業部門間“雙線”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書。湖南、新疆等地將防治目標管理指標納入政府考核體系,北京、山東等地對防治工作開展專項督查。地方政府防治資金明顯增加,2013年省級投入比2010年增加37%。

  二是依法防治進程加快。各地積極修訂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條例、應急預案、工作制度和技術標準。3年來,共成功處置22起重大突發災害事件,制修訂各級標準60多項。取消下放近2/3的防治檢疫審批事項,林業植物檢疫網路審批服務平臺投入使用,審批效率和透明度明顯提高。“綠劍”“綠盾”等專項檢疫執法行動有力打擊了檢疫違法違規行為。

  三是防治能力明顯提升。全面落實《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建設規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拓展監測預警平臺,強化預報預警和疫情源頭監控,完善檢疫追責制度,推廣運用航空監測、無公害防治、飛機防治等新技術,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全國年均發佈生産性預報預警資訊6000多份,每年挽回損失近80億元,無公害防治率、測報準確率比2010年分別提高7個和3個百分點。

  四是防治機制不斷創新。通過推進區域聯防聯治,增強了防治工作協同性和有效性。特別是與質檢總局建立的協同防範機制,有效降低了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入侵風險。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培育了一批社會化防治組織,防治作業市場化程度逐步提高。廣東省社會化防治組織承擔了80%以上的防治任務。

  實踐表明,只要責任落實、組織有效、措施科學,林業有害生物完全是可防可控的。各地要認真總結並不斷發揚已經取得的這些寶貴經驗,進一步堅定信心,切實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效維護國家森林資源安全。

  二、充分認識面臨的嚴峻形勢,切實增強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特別是松材線蟲病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仍然任重道遠。林業有害生物始終是鞏固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發展成果的重大制約因素,嚴重影響改善生態、改善民生戰略目標的實現。

  第一,我國林業有害生物種類繁多,極易暴發成災。我國現有林業有害生物8000余種,廣泛分佈在森林、濕地、荒漠三大生態系統中,只要條件具備就有可能暴發成災。許多學者認為,全球氣候變暖不僅改變了有害生物發育期,也改變了有害生物分佈區和暴發頻率,還有可能改變有害生物與天敵的關係,有的無害生物甚至可能變為有害生物並大面積發生。據統計,近十幾年來,春尺蠖、楊樹舟蛾、黃脊竹蝗等10多種本土有害生物在我國部分地區相繼暴發成災,已經變成主要害蟲。2013年,我國本土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較2000年增加了1000多萬畝。

  第二,外來有害生物傳入風險加劇,傳播擴散速度提升。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我國國際貿易不斷增多,物流活動更加頻繁,外來有害生物入侵也呈加劇之勢。據國家質檢部門統計,1985年口岸截獲的外來入侵生物500多批次,2000年上升到2000多批次,而2013年就急劇上升到61萬批次。上世紀的一百年間,入侵我國並造成嚴重危害的外來林業有害生物有25種,2000年以後入侵的達13種,平均一年一種。預計到2015年,我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地,今後5年我國將大量進口商品,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風險進一步加大。

  第三,林業有害生物危害加重,造成的損失巨大。近年來,松樹蛀幹害蟲在西南、鼠兔害在西北、楊樹食葉害蟲在黃淮海、薇甘菊在華南、栗山天牛在東北局地相繼暴發成災。全國發生面積由2000年的約1.2億畝上升到2013年的1.8億畝,經濟和生態損失由880億元上升到1100億元。僅松材線蟲病已累計致死松樹5000多萬株,嚴重威脅三峽庫區以及黃山、廬山等風景名勝區生態安全。同時,近年來林業有害生物擾民、傷人事件屢有發生,已經影響到人民群眾生産生活甚至威脅到健康和生命。2013年,胡蜂在陜西導致196人受傷,44人死亡。

  第四,我國森林健康狀況欠佳,生物災害正在高發頻發。我國森林覆蓋率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6%上升到21.63%。但大多是中幼林、人工林,且純林居多,品質好的森林僅佔19%,生態功能好的森林僅佔13%,處於亞健康和不健康等級的喬木林面積佔25%。同時,中幼林比例高達65%,純林面積高達61%。受經濟發展、森林健康狀況、檢疫水準等條件限制,以及防治工作滯後的影響,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極易發生,防治任務十分繁重。

  第五,防範有害生物入侵已經成為設置貿易壁壘的重要理由,事關國家對外貿易安全。近年來,一些國家為限制我國産品出口,以防範林業有害生物入侵為由,對木質包裝材料和運輸工具等採取十分苛刻的檢疫措施,設置貿易壁壘,甚至拒絕進口我國的木質品、苗木等,以此遏制我國經濟發展。北美、歐盟、南韓等針對舞毒蛾、光肩星天牛、香蕉穿孔線蟲,分別制定了《來自亞洲舞毒蛾疫區的船舶及船上貨物運作管理指南》等技術性貿易措施,致使我國每年數百億美元貨物出口受阻。

  面對這樣的嚴峻形勢,各級林業部門和廣大幹部職工一定要充分認識到,發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改善生態改善民生,既要做“加法”,多植樹造林;又要做“減法”,減少森林資源損失。據測算,我國每年林業有害生物造成死樹4000萬株,損失材積2551萬立方米。如果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做好了,這個損失就可以大大減少,對增加森林資源具有重要意義。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已成為完善林業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提高林業治理能力的重要標誌,維護國家外貿安全的重要舉措。要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與營造林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採取紮實有效的防治措施,切實保護好每一棵樹木、每一片綠色。

  三、準確把握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的客觀規律,科學確定防控工作基本策略

  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發展、流行、暴發有著其自然和社會的雙重屬性,也有其內在的規律性。從自然屬性看,林業有害生物在森林生態系統中是客觀存在的,是自然界長期發展進化的結果,是森林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具有普遍性。其成災是生態失衡、種群非正常增殖的結果,是所處自然環境變化的結果。從社會屬性看,林業有害生物災害在我國更多是由人為因素引發的。人類掠奪式的開發與濫用森林資源,違背自然規律地干預森林生態系統,有意或無意識地將外來物種引入新生境,都會使森林生態系統失衡,導致災害發生。從災害發生機理看,林業有害生物災害與人類流行病具有較強的相似性,暴發和流行都要具備傳播源頭、傳播途徑和易感群體這三個基本環節。這三者只要控制住其中任何一環,災害都不會發生。只有準確認識和把握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的這些客觀規律,並有針對性地採取科學的防控策略,才能收到應有的防治成效。

  第一,堅持打好基礎,積極營造健康森林。要注重培育健康森林,大力營造混交林和鄉土樹種,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和適應性。要從促進森林健康入手,科學開展森林經營工作,讓不健康的森林恢復健康,全面提高森林生態系統自我修復功能和病蟲害抵禦能力,確保森林持續健康生長。

  第二,堅持預防為主,突出抓好檢疫和監測預報。減災重在預防,這是最科學、最經濟的災害管理策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將防治工作重心前移,加強重點地區監測預警,做到最及時的監測、最準確的預報、最主動的預警,給社會提供最直接的服務。要強化檢疫執法和疫情傳播源頭管理,推動由被動救災向主動防災轉變,最終實現防早防小,防災于未然。

  第三,堅持快速響應,全面加強應急能力建設。要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建立科學高效的應急工作機制,組建專群結合的防治隊伍,加強必要的應急設備和藥劑儲備,切實做到災害一旦發生,能夠快速響應、積極應對,及時有效加以處置,把災害控制在最小範圍。

  第四,堅持綠色防治,廣泛運用無公害防治技術。要始終運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思維,牢固樹立綠色防治理念,積極轉變防治方式,堅持和諧包容、適度干預,注重生態調控,杜絕濫用農藥,大力推廣無公害防治技術,保護生物多樣性,防止人為破壞生態系統平衡,維護綠色食品安全,這是今後工作的重點。

  第五,堅持協同防禦,全力阻止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目前,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造成損失已超過林業有害生物損失的2/3。防範外來林業有害生物入侵,林業責任重大,但關鍵在於多部門協同防禦。當前要加強與農業、質檢、環保和交通運輸等部門的合作,建立健全多部門、多環節、多層次綜合協同防禦體系,並加強引種風險評估和隔離試種,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資訊共用,堅決將外來入侵生物抵禦于國門之外。

  第六,堅持變害為利,穩步推進昆蟲資源化利用和疫木無害化處理。雖然有的昆蟲危害林木,但同時又在藥用、食用、飼用等方面具有較高的開發利用價值。被感染的疫木在進行無害化處理後,也可作為木材資源加以利用。要樹立變害為寶、化害為利的理念,積極倡導並穩步推進有害生物資源化利用,實現防治病蟲害與林農增收相互促進、互利共贏。

  四、突出抓好當前各項重點工作,全面提升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水準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國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見》,堅持預防為主、科學治理、依法監管、強化責任的方針,以減輕災害損失、服務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建設為目標,全面落實責任,積極創新機制,加強能力建設,突出科學防治,健全管理體系,完善政策法規,提高公眾防範意識,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提供重要保障。力爭到2020年,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疫禦災、防治減災體系全面建成,防治檢疫隊伍建設得到全面加強,生物入侵防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林業有害生物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以下,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5%以上,測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種苗産地檢疫率達到100%。

  一要進一步落實防治責任。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屬於公共服務範疇,具有普惠性,防治工作主要應由各級政府來組織。地方政府要認真落實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行政領導負責制,對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指揮。要將病蟲普查、監測預報、植物檢疫、疫情除治等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並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同時,要落實“誰經營、誰防治”的要求,進一步明確産權主體也是防治主體,把疫情監測和防治責任落實到産權人,確保防治任務能夠全面落實。

  二要進一步推進依法防治。國家層面要加快修訂《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植物檢疫條例》,各地要推進地方防治檢疫條例和相關制度規範制修訂工作。要制定和完善防治作業設計、限期除治、檢查考核等制度辦法,以及防治檢疫技術、林用農藥使用、防治裝備等規程標準。要加大執法力度,強化執法監管,依法打擊和懲處違法違規行為。對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損失的,要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三要進一步完善防治體系。積極構建地面和空中相結合的立體監測預警體系,實行全面監測、準確預報、及時預警,為科學防治提供資訊服務。嚴把檢疫關口,建立健全部門協作、區域聯檢、封鎖有力的檢疫禦災體系,嚴防檢疫性、危險性有害生物入侵和擴散。建立健全專群結合、響應快速、處置高效的防治減災體系,突出抓好重大林業有害生物治理。

  四要進一步創新防治機制。著力推行重點區域、重大林業有害生物聯防聯治,引導林農建立聯戶防治互助聯合體,實現統防統治。探索建立政府購買疫情除治、監測調查服務機制,完善社會化防治的資質認識、招投標、作業監理、成效評估和第三方核查評價等制度,逐步實行防治任務項目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推進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損失評估,儘快把有害生物災害納入森林災害綜合保險範疇。

  五要進一步強化科技支撐。要將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關鍵技術研究納入國家和地方科研計劃,重點加強防治關鍵技術研究,著力解決主要技術瓶頸,並積極推廣成熟實用的防治技術。支援發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科技創新組織,積極借鑒國際先進防治理念和技術。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科普宣傳,引導社會公眾科學認識並自覺防範林業有害生物。

  六要進一步培養人才隊伍。各地要建立健全領導有力、運轉高效的防治協調指揮機構,合理配備人員力量,充分發揮防治檢疫機構職能作用。要加強行業隊伍業務培訓和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特別是要有針對性培養森保專業人才,實行關鍵崗位持證上崗制度。加強隊伍作風建設,強化責任意識,增強學習意識,提升服務意識,更好地服務林業大局、服務基層群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