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物美欲借力拓展家居版圖

  • 發佈時間:2014-12-24 03:29:54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孫超逸)昨日,物美集團向記者證實,其已與英國翠豐集團簽署正式協議,以14億元人民幣收購後者旗下中國百安居70%的股權,翠豐集團在合資企業中將保留30%股權。如果獲得商務部批准,交易將在明年上半年完成。這是物美在收購卜蜂蓮花未果後,進行的又一大並購交易。

  過去幾年,百安居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一直不佳,作為隔著一條馬路的“街坊”,物美總部對於百安居的經營狀況應該是一清二楚的,為何會出高價接收這樣一個業界眼中的“包袱”?

  物美集團董事長蒙進暹對記者説,此前百安居一直推崇的是“大型建材超市零售”,主要是針對願意自己動手組裝傢具和裝修房屋(DIY)的消費者,但在國內,消費者對DIY接受程度並不高,水土不服的情況下,百安居出現了虧損。而物美對於國內零售商業卻有著豐富的經驗,在華北、華東及西北經營著近800家連鎖超市。

  他表示,雖然物美和百安居兩者看似處於不同的業態,但若運作得當也同樣大有可為。目前物美的家居類商品有3000至4000種非主營商品,物美可以借力百安居全球採購優勢,調整其家居類的商品結構,拓展其家居市場版圖。未來在這一品類的採購渠道和採購量將增強,價格也有競爭力,讓物美試水“混業態經營”。

  雖然14億元的收購金額頗為吸人眼球,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百安居卻並不是“優質資源”。

  “如果一家傢具銷售企業已經開始閉店瘦身,那麼它基本上已經快熬不住了!”北京傢具協會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百安居從1999年就進入國內市場,但15個年頭過後卻正在走“下坡路”。

  作為全球知名的建材家居零售集團,百安居的母公司英國翠豐集團在歐洲和亞洲的11個國家擁有近1200家連鎖店。1999年百安居進入中國市場後,一度也發展迅猛,然而隨著中國本土家居品牌企業崛起,百安居就慢慢走了下坡路。2008年,面對銷售額下降23.7%、虧損高達6300萬英鎊的窘境,翠豐集團宣佈將百安居中國門店數從63家直接削減到41家。

  而現實情況或許比紙面材料上的顯示還要嚴重。“我們這裡一天經常一單生意也沒有,客人都跑到集美和居然之家去了。”百安居四季青店內一位傢具經銷商介紹。

  “物美和百安居還是有著不少的互補之處的。”物美集團新聞發言人喬紅兵昨日説,整合可以使企業之間優勢互補。收購完成後,百安居品牌仍將保留,但將接受物美集團的管理,沒有裁員或者降薪的計劃。

  “物美賣建材,到底能不能行?對於這個問題,眼下誰也做不出準確的預測。”北京志起未來行銷諮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對記者説,兩家企業身處不同行業,整合起來並不容易,收購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