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牛市來了基金經理“奔私”

  • 發佈時間:2014-12-18 03:29:32  來源: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牛市來了,瘋狂的不僅僅是股民,對於苦守公募許多年的基金經理來説,同樣也是極大的誘惑。時值年底,基金業又迎來一波人事變動的高潮。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共有199名基金經理離職。“現在整體形勢這麼好,誘惑太大了。”一位基金業內人士稱,“雖然鐵飯碗被打破了,但是收益和業績掛鉤了,還是很吸引人的”。

  公募基金經理離職人數創紀錄

  中歐基金12月16日發佈了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宣佈中歐信用增利債基基金經理姚文輝因個人原因離職。這已是中歐基金今年第四位離職的基金經理。此外,金鷹基金近期發佈公告,基金經理張永東因個人原因離任。

  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今年共有199名基金經理離職。這個數目超過了2012年和2013年全年基金經理離職人數(2012年有111人離職,2013年有138人離職),也讓今年成為歷史上基金經理離職最為頻繁的一年。

  今年平均每月將近有17名基金經理離職。其中,任職五年以上的基金經理共有35位離職,其中大部分已經處在投資總監或研究總監之職。

  某基金公司的高層人士表示:“牛市來臨了,基金經理很多都在考慮離職去私募賺錢。由於時至年尾的考核時點,基金經理也許會等到年終獎落袋為安後再選擇離開,估計明年將會迎來一波奔私潮。”

  大多奔向私募懷抱

  事實上,基金圈內一直陸續有明星基金經理投奔私募,剩下的新手繼續在公募圈內練兵。

  12月15日,原寶盈核心優勢基金基金經理王茹遠跳槽後的新産品正式啟動認購。坊間有消息傳出,王茹遠旗下私募産品通過某券商一天內就募集了16億元。離職不到兩個月,就在資本市場大出風頭,毫無疑問散發出強烈的示範效應,為公募基金經理“奔私”打下一針強心劑。

  此外,這個月頻頻露面的原南方基金投資總監邱國鷺順應“奔私”潮流,在上海開辦了一傢俬募公司。該公司網羅了一批之前的公募明星基金經理,比如前中銀基金的權益投資總監孫慶瑞。

  基金公司對於基金經理的離職,公告時大多解釋為“個人原因”。但今年出現基金經理離職高潮,業內人士認為,業績不佳導致投研人員調整,以及總經理變更、公司治理結構不佳、行業競爭加劇、私募政策放開等都是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

  從好買基金髮布的數據來看,離職基金經理主要有三大去向:第一是奔私,如王茹遠自己設立了私募基金公司,而原華夏回報基金經理胡建平也自己創立私募;第二是另謀高就,如農銀匯理曹劍飛被中歐基金挖走,而國聯安王忠波轉投招商基金等;第三是去其他機構,如信誠基副總經理黃小堅轉行到保險資管,還有一些人則加盟券商。

  激勵機制是否有效

  為了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不少基金公司建立了長期有效的股權激勵約束機制。如中歐、天弘、前海開源等一批基金公司在業內率先實施了股權激勵,目前看這些措施確實減少了基金經理的人員流動。據了解,採取股權激勵及基金經理績效激勵的前海開源,已將多名從其他基金公司跳槽而至的基金經理收入門下,目前該公司投研團隊人數已達30人,其中基金經理人數近20人。

  然而並非所有試圖解決人才難題的基金公司都如前海開源一般幸運。今年實施股權激勵或者推行事業部制的各家基金公司離職的基金經理也不在少數。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事業部制激勵制度給予了基金經理充分自主權,但是並非所有基金經理都能適應事業部制的考核制度,業績、規模的雙重考核會讓基金經理壓力更大,最終往往是適合這種激勵機制的基金經理才會留下來。

  好買基金分析師曾令華表示,留住優秀的投資人才是基金業生存之本,重點不在於股權激勵,公平有效的市場化考核機制以及寬鬆、互相信任的企業文化也非常重要。南都記者孫銘蔚周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