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峽庫壩區走上“果都茶鄉”富民路

  • 發佈時間:2014-12-17 16:00: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邊是高峽平湖萬頃碧水,一邊是柑桔壓枝漫山紅艷。在地處三峽工程庫壩區的湖北省宜昌市,近年來每逢秋冬季節便能看到這樣的景象。

  本月,三峽庫區首縣、屈原故里宜昌市秭歸縣的26萬畝臍橙進入收穫期,總産量達33萬噸,創下歷史新高。秭歸天翼柑橘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強説,今年臍橙長得特別好,銷售情況也很好,很多橙子還沒從樹上摘下來,就被客商預訂了。

  三峽地區的土壤和氣候條件特別適宜柑橘生長。早在2000多年前,屈原就寫下《橘頌》這一千古華章。如今,秭歸臍橙以果大無核、肉脆汁多、香鬱味甜而暢銷國內外,臍橙産業不僅是秭歸農業的重要支柱,更為當地11個鄉鎮135個村5萬戶農民和三峽移民鋪就了致富路。

  “秭歸臍橙品種多,一年四季都有鮮果成熟上市。許多三峽移民家庭全年從事專業種植,根本不需外出打工,一年就能有上十萬元的收入。”高強告訴記者。

  與秭歸緊鄰的宜昌市夷陵區,是三峽大壩所在地,有“中國早熟蜜柑之鄉”“中國柑桔之鄉”的美譽。據統計,夷陵區現有10個鄉鎮近6萬名農戶以柑桔為主業,種植面積達33.5萬畝,年産量60萬噸以上。

  夷陵區鴉鵲嶺鎮牧童村村民楊士華説:“我們村基本上每戶都種有桔子樹。我現在種的柑桔有25畝,每年有20多萬元收成,比種糧翻了好幾番。”

  為推動柑桔産業發展壯大,夷陵區大力扶持柑桔專業合作社、柑桔深加工等龍頭企業。全區現有柑桔加工企業70多家,僅柑桔商品化加工處理這一項,每年就直接增加農民收入6000多萬元。

  除柑桔産業外,茶葉産業也是當地的農業支柱産業和富民産業。夷陵區確立了打造全國知名“桔都茶鄉”的目標,通過實施高效標準茶園建設,推進茶葉産業化經營,有力推動了茶業經濟的發展。目前,全區茶葉面積達21萬畝,産值達5.5億元,涉及8個鄉鎮145個村約10萬茶農。

  得益於農村産權制度的新政策,在距離三峽大壩僅28公里的下堡坪鄉,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秀水天香茶葉公司創辦了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請農民以每畝地作價6000元入股,入股的土地由合作社統一規劃改造、農資配送和經行銷售,農民按股權份額及交易額分紅。當地3個村上千戶農家入股,實現了由農民到合作社股民、再到茶廠工人的轉變。

  十八灣村村民陳乾坤説,他家有8.1畝承包地,過去每年只收一季稻穀,年收入不足5000元,現在兩口子種茶不愁銷路,一年能有兩萬元收入,怎能不高興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