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濟南會展業“1:9效應”凸顯

  • 發佈時間:2014-12-17 21:29:3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王遠海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年均展會155場次以上、年均交易額1221億元、拉動相關行業收入165億元,在濟南,平均5天一展會的頻率已然成為濟南會展業的慣例。

  根據濟南市商務局數據統計,第三屆韓博會吸引了來自南韓本土的320家企業參展,比上屆增加了2倍,展出面積達20000余平方米,吸引了3000家省內及周邊省份採購商,達成了1500余項合作意向。展會3天時間共接待參展觀眾近7萬人次,超過前兩屆之和;達成意向成交額超過5億元,比上屆增長了3倍多。經過初步測算,本屆韓博會直接實現收益1630萬元,拉動旅遊、交通、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行業的增收超過1.5億元。“展覽場館的收入如果是1,相關的社會收入為9,這是國際上會展業1:9的産業帶動系數。如果以韓博會來看,韓博會的成功是濟南會展業走向品牌化、國際化的最好例證。”濟南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濟南會展業從1996年開始緩慢起步,如何發揮好會展業的産業帶動效應,作為會展業二線城市的濟南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沉浮期。“雖然辦展數量、交易額以及對經濟收入的拉動量都保持了2位數的增幅,但國際性和國字號會展少、品牌化會展少、自主品牌會展少等問題也很突出。為了實現會展業轉型升級,濟南商務局成立伊始,就把專業化、精細化、國際化作為濟南會展業發展目標,將培育自主品牌當做了主攻方向。”

  經過培育,三屆韓博會共吸引了890家南韓本土及國內韓資企業參展,累計展出面積7萬平米,接待各界客商、觀眾12萬餘人,成為促進魯韓經貿交流的唯一會展平臺。而據濟南商務局統計,濟南目前年均展會155場次以上、年均交易額1221億元、拉動相關行業收入165億元,展館年利用率達到55.38%,位居全國前十名。“從布展到撤展,平均5天就有一場展。一年連軸轉,舜耕館的展會已經沒有了季節性差別,明年的展會檔期都已經排滿。”濟南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説,濟南會展業在上世紀90年代起步,但直到2002年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開館,濟南才有了第一座標準化展館。舜耕館投入使用的第一年,就舉辦了5場展會。“早期的展會都是在體育館、廣場上舉行,屬於‘草搭班子’。而有了專業化、市場化的會展中心後,補充了濟南展館方面的硬體缺失,讓濟南有了真正的會展業。”這位負責人介紹説,舜耕館的實際展覽面積為2萬平方米,2005年高新區濟南國際會展中心建成後,又新增了5萬平米專業化展館的展覽面積。

  據了解,目前濟南95%的展會都集中在舜耕館和高新館舉辦,而這兩個專業展館的實際展覽面積分別為1.6萬平方米和5萬平方米,兩個展館建築面積加起來不僅不及同為省會城市的武漢、成都、南京、杭州等一個展館的展覽面積,甚至與省內青島、臨沂等地相比,展覽面積也已顯不足。

  與此同時,展館結構上的不合理也將一些大型展會擋在門外。舜耕館位於城市中心,面積較少。高新展館面積雖然有5萬平方米,但因為是多層結構,與國際上會展中心單層無欄式結構不符,加之樓層承載力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展會的舉辦。“一些重型機械裝備展或者特裝展,就受限于多層機構。而像全國糖酒會這樣國字號的大型展會,參展商對濟南的市場很中意,但因為展館面積不能滿足需求,就很難在濟南辦。”濟南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展館缺少,展覽面積有限等硬體設施的不足已經成為濟南會展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王遠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