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穩增長不等同於穩GDP

  • 發佈時間:2014-12-16 01:00:0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譚浩俊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全面總結2014年經濟工作情況,展望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面臨的形勢之後,也明確了2015年的工作任務。其中,穩增長成為2015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

  這也意味著明年經濟工作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仍然相當大、相當多,經濟下行壓力、企業運作困難、市場供需矛盾等方面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如何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維護經濟的安全可靠、實現經濟的平穩著落,將成為衡量明年經濟工作水準、經濟工作成果、經濟工作品質的最主要標準之一。

  只要談到穩增長,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即GDP會是多少。就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各種各樣的分析和預測已經鋪天蓋地。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明年的GDP增長目標會下調,預計可能會下調到7%。也有分析認為,可能會維持今年的水準。

  筆者認為,無論是將GDP增長目標下調到7%,還是維持今年的7.5%,都應意識到穩增長絕不等同於穩GDP,絕不是GDP達到預期目標了,穩增長工作就做好了。衡量穩增長的效果好壞,除了GDP是否達到預期目標之外,更要看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水準,看物價變化情況,看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的品質等。

  要知道,完成GDP增長目標,並不是一件難事。按照這些年來GDP的統計情況,哪年不是地方上報的GDP數據遠高於中央。也就是説,GDP能夠調節和操縱的空間實在太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把穩增長的效果過多地建立在GDP身上,就有可能帶來很多矛盾和問題,留下很多風險和隱患。

  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媒體和公眾在報道、談論經濟問題時,總是把就業作為最主要的考量指標。只要就業率或失業率出現明顯變化,股市等的變化也就十分明顯。相反,對GDP等經濟數據,就沒有就業和失業數據那麼敏感了。因此,我們在衡量穩增長效果問題上,也應當把目標更多地放在就業、居民收入等指標上。

  由於目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困難仍然很大,相當一部分企業面臨關閉、歇業甚至破産的危險。如果穩增長的立足點不能放在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和支援上,放在改善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環境上,幫助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擺脫困境,談論經濟增長目標也就失去了意義。當然,經濟結構如何調整、經濟增長方式如何轉變,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是能否增加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的關鍵。經濟轉型得好,經濟結構合理了,發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也就增長了,居民就業和收入增長的空間也就大了。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有下達具體的經濟增長目標,但是不管有沒有具體的增長目標,穩增長都不能演化成穩GDP,都不應當把經濟工作的重點放在保GDP上。

  從總體上講,必須把穩增長的思路拓寬一些,把眼界放遠一些。總結今年經濟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過度強調貨幣政策的作用,似乎已經難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而必須更多地使用財政政策手段。因為,財政政策手段對穩增長的作用,會比貨幣政策更多地體現在民生上、體現在促進就業、推動創業、穩定居民收入增長上。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如何搭配,兩大杠桿內部如何鬆緊協調,也成為了明年穩增長工作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方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