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氣味的歸屬:香水的“東西文化差異”

  • 發佈時間:2014-12-15 08:55:59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東方元素在香水行業中行之有年,但如何調製一款真正讓東方人産生文化認可的香水,還處在課題研究階段,香水中的“東西文化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

  “東方香調”是一個香型大類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東方文化便開始影響現代香水的設計。讓·巴杜“1000”的香水瓶設計來自中式鼻煙壺,聖羅蘭的“鴉片”香水瓶造型則來自古代日本武士隨身攜帶的藥盒印籠。此後數十年,東方文化一直是香水行業的靈感來源之一,且打破了造型設計的局限,西方調香師也因此熱衷對東方文化的探尋與演繹。

  香水中甚至有一個香型的大類,被稱為“東方香調”,可見東方文化在香水中的重要性。但此“東方”指中東、印度一帶。這些國家自古盛産香料,在辛香、檀香,尤其是樹脂、香脂類的香料使用上,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於是,香水行業將使用了起源於該地香料的香水,稱為“東方香”。東方香大多濃郁醇厚,讓人聯想起濃墨重彩的阿拉伯風情。

  伴隨著中東市場在奢侈品世界話語權的增強,沉香木正在全球香水行業風靡。概因沉香木正是中東市場備受歡迎的香材,天然沉香油氣味豐富而厚重,是帶有動物氣息的木香,同時伴隨著些許樹脂香氣。

  東亞國家的影響在於文化層面

  然而,在中東之外,還有一個“東方”也在成為香水行業的主力軍,那便是西方概念中的“遠東”,即今天的東亞。

  中國和日本等東亞國家對香水行業的影響更多在於文化層面。漢茶、桂花、竹子等植物已經出現在不少香水中,甚至禪宗、漆木屏風、牡丹亭、龍王這些概念,也曾被調香師作為靈感來源。不過,傳統調香師用於詮釋東亞文化的氣味,與東亞消費者的嗅覺認知與審美之間,依舊有一段“磨合”距離。

  例如中國人非常熟悉的“茶香”,在傳統香水中大多以“香檸檬為主的柑橘搭配植物青香”來體現,這一香氣架構其實更符合伯爵茶等西方茶。對於淡雅的桂花,西方調香師的鑒賞角度與中國人也儼然不同。他們或是突顯花香特質,以白花相襯,做得繽紛馥鬱;或是捕捉到桂花香氣中的內酯成分,用桃子、杏子等氣息去體現,做成甜美果香,全然不是李清照詞中“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的那簇桂花。

  如何將抽象的文化元素用具象的氣味演繹並被主觀的嗅覺接受?這或許是一個跨藝術領域的課題,因此也更需要以西方面孔為主體的調香師對東亞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將東亞的古老文化嗅覺化。

  (文/謝佳眉 原載《新週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