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凈水器抽檢四成不合格

  • 發佈時間:2014-12-13 01:52:23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眾多電器大賣場,各種品牌的凈水器正在“爭奇鬥艷”。7月至11月,質檢總局執法司組織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地的質監部門對33家凈水器生産企業開展了執法檢查。檢查發現,浙江長興美德沃凈水設備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的部分産品不符合相關標準規定的産品品質要求,不合格産品佔四成,其中不乏世保康、凈怡、美之凈等大品牌。質檢總局已責成有關地方質監部門對上述企業依法進行查處,並於昨天啟動凈水器産品品質執法打假“質檢利劍”集中行動。

  □調查

  名為品牌企業實為家庭作坊

  浙江省寧波市是我國凈水器的主要生産地之一,其下轄的慈溪、余姚兩地分佈著數百家凈水器生産企業,産量約佔全國的60%。

  在寧波萬愛電器有限公司,記者看到銷售店外寫著“中國馳名商標”的字樣,店內還挂滿了各種錦旗和“衛生先進單位”的牌匾。查詢相關介紹發現,萬愛電器有限公司對外宣稱其生産的“萬愛”牌凈水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指定的專用飲水産品”“産品獲得歐共體CE、GS認證”。面對記者的詢問,該公司銷售人員對是否獲得了這樣的指定和認證解釋不清。

  在生産車間,當記者隨手拿來一個濾芯,詢問內部是何種填充物時,該公司經理對此一無所知。記者發現,該廠的出廠檢測設備相當簡陋,所謂的微生物檢測室裏只有一張桌子,上面擺放的顯微鏡落滿了灰塵。

  在另外一家名為慈溪愛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艾尚”凈水器生産車間,記者看到其産品説明書上有廠區效果圖。但該廠的實際生産環境與其效果圖有天壤之別,廠房實為兩層磚房,生産條件極差。

  在另一個半露天的小平房內,一包包編織袋包裝的活性炭堆在角落裏。在夏季多雨的南方,雨水隨時可以浸透本來需要乾燥密封存儲的活性炭原料。在這個小屋的裏間,一名女工雙手沾滿污漬,正徒手將已稱重完畢的炭顆粒裝入濾芯,過濾所用的PP棉也隨意丟放。但濾芯的包裝上卻以英文將其描述為“清潔,乾淨,耐用”。

  抽檢33家企業 13家不合格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這些“手工打造”的凈水器是否能達到凈水效果,記者和國家質檢總局工作人員一起,抽取了33家企業的33種型號凈水器,檢查發現,浙江長興美德沃凈水設備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的部分産品不符合相關標準規定的産品品質要求,不合格産品佔四成。

  在抽取樣品時,記者同執法人員一起選擇了市場佔有率大,同時百姓普遍選用的反滲透技術凈水器(俗稱RO凈水器),送由國家家電研究院進行了檢測,結果堪憂。

  首先是微生物,即大腸桿菌類檢測,送檢樣品基本上“全軍覆滅”。

  根據衛生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微生物屬於不得檢出物。但據國家家電研究院的研究人員介紹,各省衛計委對凈水器發放許可證時,需要進行樣機檢測,但該檢測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進行的,與日常生活環境有較大的區別,因此只要脫離封閉環境,很多産品微生物基本不達標。

  ——肉眼可見物檢測,結果樣品出現黑色粉末狀沉澱,水質渾濁。

  該項檢測是將整機在水中浸泡24小時,看相關材料和配件在水中是否會出現沉澱物。記者在實驗室看到,除一些小品牌外,包括“美之凈”在內的國內大品牌均不合格。

  ——有機物溶出檢測。該項檢測也需要將整機在水中浸泡24小時,主要檢測相關材料和配件在水中溶出的有機物指標,一般情況下均有溶出,關鍵看是否屬於標準範疇。但本次檢測中,有40%的樣品有機物溶出超標。

  ——重金屬溶出檢測。該項檢測與前兩項一致,通過浸泡實驗發現,有超過20%的樣品溶出物超標。其中“凈怡”明顯砷超標。

  ——出水水質,部分品牌與自來水水質一致。通過實驗發現,號稱德國獨資的“世保康”等品牌的出水水質與自來水水質一樣,並無其宣傳的效果。

  □分析

  國家標準缺乏企業“挂羊頭賣狗肉”

  三十多個産品就有如此多的問題,這一結果不禁讓人困惑,這些凈水器為何能混進市場,又是以什麼手段忽悠消費者的呢?

  據了解,目前凈水器並沒有國家標準,各類凈水器相關産品執行的均是企業標準。就準入而言實行衛生許可制度,即廠家先將樣機交檢測機構檢測,檢測機構出具合格證明後,再向各省的衛計委申請衛生許可證批文。取得批文後,方可生産和銷售。

  但值得注意的是,衛生許可證只對出水水質負責,並不對整機衛生安全負責。同時,檢測機構只對廠家送檢的樣機負責,並不能保證批量生産出來的産品都與送檢樣品一致。有的廠家送檢樣品合格,實際生産銷售的機器卻大跌水準。

  此外,一些不良商家採用各種手段矇騙消費者。一家名為廣東艾沃的公司生産的“艾沃”牌凈水器在説明書上明確註明是RO機,但整機卻實為低一級的超濾機。記者發現,在該産品説明書上標有一行小字“以實際産品為準”,執法人員表示,這屬於欺詐消費者行為。

  而另一家位於南京的“世保康”水務有限公司,宣稱自己是凈水器行業中以“德國獨資”“德國專利”為行銷亮點的品牌企業,産品銷往全國各地。但記者調查發現,該公司生産的凈水器的核心部件均由其自己組裝,並未涉及任何進口。

  採訪中記者還發現,一些企業為了提高産品知名度,在包裝箱上註明與某某電視臺合作及MA等字樣,但MA實為“煤礦安全標誌”,與凈水器沒有任何關係。

  對於凈水器行業的諸多亂象,國家質檢總局執法司資訊處處長范春光表示,凈水器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目前大概不超過一千家。這次查出的問題是剛剛暴露出來的,如果不引起行業的重視,將導致這一新生行業的萎縮。

  □措施

  質檢總局啟動凈水器專項打假

  質檢總局昨天啟動凈水器産品品質執法打假“質檢利劍”集中行動,在全國範圍展開凈水器專項整治。

  據質檢總局調查,當前我國凈水器行業産品品質問題不容忽視,部分劣質産品不僅起不到凈化水質的作用,甚至反而造成水的污染;個別産品鉛、砷等重金屬超標,長期使用可能造成人體神經性損傷等嚴重後果。

  質檢總局要求各地質監局組織當地凈水器生産企業開展向社會公開作出承諾活動,聲明採用的産品標準;對轄區內凈水器生産企業全面開展執法檢查,重點查産品品質,以及企業向社會公開聲明標準的執行情況。

  質檢總局副局長陳鋼表示,凈水器專項整治將對所有企業全面開展執法檢查,並對承諾企業踐行承諾的情況進行重點檢查,每月向社會公開檢查結果。

  據新華社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