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九大趨勢性變化促中國考量如何“主動適應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12-12 16:11:1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劉斐 詹婷婷 李雲路)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罕見地就新階段中國經濟九個趨勢性變化進行了全面剖析。並在此背景下提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與趨勢,也是中國當前執政集體治國理政新理念在經濟領域的最突出體現。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生産能力和産業組織方式、生産要素相對優勢、市場競爭特點等九個方面,詳細剖析、對比了中國經濟的趨勢性變化。

  會議指出,中國消費需求已從模倣型排浪式消費階段過渡到個性化、多樣化消費佔主流;投資需求重點由傳統産業讓步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出口拉動經濟轉變為高水準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同步發生。

  同時,供給不足已變為傳統産業供大於求;勞動力要素驅動將轉變為創新驅動;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逐步轉向品質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縮小倒逼出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新方式;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全面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果明顯遞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新常態下發展環境比較突出的特點是,市場需求約束增強和成本壓力加大。這些變化正在推動中國經濟從低水準、低成本擴張轉向品質效益型增長,從“做得快、做得多”向“做得好、做得優、做得省、做得清潔”這樣一個新模式轉變。

  因應中國經濟出現的這些趨勢性變化,中央作出判斷: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一方面要從觀念上轉變認識,意識到過去依靠投資驅動經濟發展的舊方式不再適用;另一方面要主動轉變宏觀調控方式,依靠創新和體制機制改革等手段讓經濟增長更有品質和效率。”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副主任丁元竹説。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15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主要任務,包括“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

  分析人士表示,經濟體制改革、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轉方式調結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經濟發展空間佈局、民生保障、國際收支等方面,將會是未來一年中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落筆重點。

  張立群説,中國將在新的一年中加大經濟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推進相關方面的改革,通過體制機制的完善促進企業、産業發展模式的轉變,促進各個方面加快適應經濟增長新常態,實現中高速增長下就業形勢平穩、企業效益改善、財政收入平穩、金融風險可控的目標。

  在即將結束的“深改元年”中,中國已經落筆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系列宏觀調控舉措。包括全面部署深化經濟體制改革7大重點任務、分7批取消下放了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確定重點支援6大領域消費、2次定向降準及1次非對稱降息以緩解企業融資難、推出支援外貿發展16條意見等。

  國家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説,目前來看,改革及宏觀調控收效明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任務分解、時間表、路線圖都是科學合理的,未來還將繼續發力,為中國經濟提質增效騰留空間。

  今年以來,中國一直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更加重視預調微調、精準發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肯定這一思路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有力度,貨幣政策要更加注重鬆緊適度”。

  普遍認為,中國的財政政策會繼續定位於民生改善,著力拉動內需,特別是支援能夠推動創新的行業;而貨幣政策則會為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行業注入動力。

  張燕生説,近期中國央行降息,正是反映出了中國堅持穩健貨幣政策,以一定流動性的增加對衝美國量化寬鬆退出後中國外匯佔款增長的影響,是定向精準調控、防範預期風險、注重鬆緊適度的舉措。

  中國在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的環境下,經濟結構和增長品質出現了改善。前三季度7.4%的經濟增長,東中西部發展的不均衡等意味著,中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

  根據會議精神,在空間佈局上,中國將以京津冀區域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區域合作等為重點,並圍繞“一帶一路”展開系列配套措施。

  丁元竹説,中國仍將堅持釋放內需潛力,促進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同時防範拐點性變化,以保證宏觀經濟穩定性。

  2015年的經濟工作已經部署,所有工作都將在認識、適應和引領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這一大邏輯下展開。

  梢栽ぜ的是,即將到來的“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在保證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有序推進的基礎上,中國將更加主動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更精準的調控為中國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奠定基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