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魏廣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 發佈時間:2014-12-12 10:51:5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魏廣君,1964年生,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現為中國國家畫院書法院篆刻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研究員,清華美院、北京大學魏廣君工作室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教授,榮寶齋畫院教授,中央黨校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兩年前,魏廣君的水墨山水作品潤格已被國內的一些藝術品網站標到了每平方尺1.5萬元,但記者並不為奇,市場行為嘛,但是,最近在朋友微信圈裏看到他的金碧山水畫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卻著實讓我對這位具有“狼性”的藝術家更加肅然起敬起來,由是感嘆並評道:“廣君能成大氣候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

  廣君其人

  早年結識魏廣君時,即為他追求藝術的率真和執著性格所感染,那時,他已在河南書畫界頗有名氣,20多歲時曾獲第二屆中原書法大賽行書一等獎並在藝術圈內多有兼職。書法雖見長,但此君卻繼而癡迷上了中國畫且一投入便不可自拔,行為幾近瘋狂。為了研習畫作,十餘年前,他乾脆辭去了優越的公職呆在家中潛心作畫,苦修苦行,但是事業並不一帆風順。有一時期,他曾專攻一路清人的墨梅,為了追求神似,他遍搜古畫並從文物市場上購來清人墨梅真品徹夜臨摹,畫出的作品雖在圈內已多有好評,但是其本人並不滿意,不參展亦不出手。他曾在送記者的墨梅小品中題記曰:“紅梅宜俗白梅宜冷,觀前人作畫多以白梅造冷逸尤以清金農花點精,謹君欲倣之然不得法繪事,難矣!”對於山水畫的創作,廣君對自己的作品更是幾近苛求。廣君的早期水墨山水多以北方山體、草木入畫,風格也多顯古樸、厚重,但是,這種畫風也曾一度不被業內看好,包括記者這樣的外行人。

  廣君其學

  有人稱魏廣君為學人藝術家,這種稱謂我認為用到其身上很準確。魏廣君多才多藝,精通書法、繪畫、篆刻,兼攻繪畫史論,且有不凡成就。他從少年起便刻苦求學求藝,打下了紮實的國學和傳統繪畫功底。他練書法、繪畫和篆刻,從工藝性的技法、技巧入手,從技到藝、到道,步步深入。縱觀他走過的歷程,在藝術上他有廣泛的涉獵,又有重點深入。在廣中求精,在某一領域中有所突破後,以其經驗擴充到其他門類。

  中國書畫實乃舞弄毛筆的藝術。魏廣君深知,書法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尤其是繪畫的根本。他的書法嚴謹而自由,有獨立的品格追求。他的繪畫題材有山水、花鳥,技法有金碧、青綠和水墨,樣式有大品和小品,有精心的構思,也有即興隨意之作,但都兼有厚實與靈動、沉穩與活潑的氣息,可以看出這得益於傳統繪畫的精神和技巧。

  廣君不僅潛心創作,而且關心理論研究,對美術史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曾主編有《古印精粹》《中國歷代文人尺牘題跋精萃》《中國碑刻書法叢書》《康有為〈廣藝舟雙輯〉評注》《康有為書法菁華》等藝術類圖書,于書史流變、印風變遷著力甚深,亦頗有心得。其用力之勤,令人嘆為觀止。不僅如此,他還撰寫了數十萬字的研究札記,足以顯現出難得的人文情懷。細心品讀,人們即能感受到他深刻的思辨理性和獨立的探索精神。

  廣君其畫

  像其他的山水畫家一樣,魏廣君的山水創作也同樣遵循著臨摹、求變,進而確立自己風格的路徑,只是在對傳統的截取上,魏廣君入手時即選擇了一條與傳統文人山水若即若離的部分,而不是董其昌所理解的文人山水範疇。魏廣君卻極為看重范寬、李成、郭熙等北宋大家的那種深邃、高古、博大的作風,並在長期的師法過程中獲益匪淺。

  有人評他的山水畫作“突兀傲拔、奇逸恢弘,雲氣駘蕩、不可方物”,即在美學精神方面,魏廣君的山水注重以暢神為主宰,以繁複跌宕、奇逸揮灑的筆墨為形體,寫其放曠不羈之情懷。在筆墨語言上,以自我精神為嚮導、以意取的態度進出傳統、進出古人前人的傑作,並在此過程中獲得自我生長的起點和力量。這是魏廣君山水之所以能夠做大、做強的基本保障。

  魏廣君的藝術口味偏重於北宋諸家,但其個性中的縱逸之心又不允許他犧牲自我心性中的這一有利因素,去迎合宋人高深的塑造,因此,北宋大家的作風在他的手裏被轉換成一種幽深奇峻的意趣來加以利用,這既與其個性不悖,又能于古人之外開一新天地,兩得其利。《石濤畫語錄》中曾説:“古者識之具也。化者識其具而弗為也。具古以化,未見夫人也。尚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識拘之也。識拘于似則不廣,故君子惟借古以開今也。”正是這種不拘于似的個人取向,才使魏廣君的山水創作具備了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

  他的繪畫善於利用,結合自己對自然的觀察、體驗,努力創造自己獨立的面貌。中國古人常説,由道生理、由理生法,在“道”“理”“法”的三個臺階序列中,“道”居於最高的層次。魏廣君在師從古法的同時也並不拘泥于古人之技法,而是常常行走于名山大川間觀山水、尋大意、找靈感,繼而取意境于畫作之中,潑墨、著色、關照內心,隨其性情,繼而形成了他古樸、渾厚、高遠而略帶禪意的山水畫畫風。他的畫中的章法、構圖或在平中求奇,或在奇中有平實意蘊;筆墨變化全在黑白、濃淡、虛實、輕重中求變化。運筆、用墨中他得心應手地處理胸有成竹和臨時發揮、動與靜、方與圓、齊與不齊等等方面的辯證關係,使畫面充滿內在的節奏與韻律,令人駐足品嘗與回味。

  2008年以來,魏廣君創作出一路“撒金”山水畫,他將這種山水叫做“金碧山水”,一經面世便得到了國內外藏家的青睞,兩年前網上一尺潤格即標到了4萬元,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他的作品也正是這種“金碧山水”。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牛克誠曾撰文評價魏廣君的山水語言時説,近些年我們不能從古典山水的意義上解讀廣君的“金碧山水”。他説,古典形態的金碧山水是在青綠山水的基礎上,通過泥金復勾物象輪廓,形成交織于畫面的金線,從而與作為山石主體的青綠金碧緋映。而廣君的金碧山水不是這樣的,或者説,廣君創作的是另一種金碧山水。

  這種金碧山水是以作為山石鋪陳的青、綠、紅色,與作為山石皴法的水墨之黑形成色彩對比,並輝映在金色的背景上。如果説古典金碧山水主要體現為金線的裝飾意味與青綠厚重塊面的對比,那麼,廣君的金碧山水則是噴灑的金粉以其積點成面的閃爍質感,與青、綠、紅的涂染平面以及積線為皴所形成的黑色交相輝映。古典式金線的裝飾性被鑲嵌並融入在青綠山石質地中的金粉取代,融于水墨的金粉,與融于金粉的水墨,渾然鑄造了一種“整體性”的金碧山水。

  近些年,魏廣君在中國畫壇上聲名鵲起、好評不斷,業界兼職也多了起來,但是其並不為此所牽累,仍在自己的畫齋墻面上懸挂“踏實才能行遠”的字樣,時刻勉勵自己,應在藝術的追求上精耕不輟。早年結識廣君時,知道他的畫齋名為《率真堂》,後又改名為《摶廬》,近些年他的文集及書畫也多有《摶廬》的影子,如《摶廬論衡》《摶廬藝耕錄》《摶廬高致》等。使用“摶”字,記者曾詢問過其意,廣君答曰取義為“拙”。我曾查閱典籍,但終不得其解。

  《莊子·逍遙遊》中有雲: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意為大鳥向高空盤旋飛翔。此句帶“摶”字,也算一説。再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