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允旺:從“土專家”到“竹蓀種植技術”第一人
- 發佈時間:2014-12-12 08:29:24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8日,聽説順昌竹蓀專家高允旺要來授課,浦城不少竹蓀種植戶早早趕到了培訓會場。從竹蓀種植注意事項到最新技術林下竹蓀的種植技巧,臺上老師講得細緻,底下村民聽得認真。
紮根山區基層31年,研發利用竹屑替代木屑生態栽培竹蓀新技術;起草制訂福建省《竹蓀栽培技術規範》地方標準;率先研發林下栽培竹蓀獲得成功;獲評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全國先進農技協工作者等榮譽……高允旺在全國竹蓀種植戶心中都鼎鼎大名。
高允旺原是大歷鎮經管站的農業經濟師。2001年,他開始在自家田地裏試種竹蓀,經過不斷學習和自主創新,總結歸納出“三增大、建堆發酵”竹蓀高産栽培技術,創下了畝産100公斤的高産紀錄。
由於成功地破解了竹蓀種植産量低的難題,菇農們一傳十,十傳百,引起省內外同行的共鳴,紛紛來人取經或來函索取技術資料。為了方便農民們的諮詢,高允旺利用圩日的上午作為固定服務日,開設“科普産銷超市”,既不誤農時,又方便了農戶。
如今,半路出道的土專家,已成為擁有竹蓀栽培核心技術第一人。他參與了編撰《中國食藥用菌學》竹蓀品種章節,撰寫的《農林下腳料栽培竹蓀致富》,被列入新農村建設致富典型示範叢書,他還承擔了國家星火計劃順昌縣竹蓀産業升級關鍵技術整合與示範項目。
由於竹蓀栽培産量高、價格好、有錢賺,不僅帶動順昌縣農民朋友致富,還輻射到周邊。近年來,高允旺還到邵武、尤溪乃至江西、浙江等地傳授竹蓀栽培技術,足跡遍佈5個省、8個地區、15個縣市。
過去靠竹蓀種植富了許多村民,如今隨著多年的種植,大田竹蓀的産量越來越低,種竹蓀的村民越來越少,制約了竹蓀産業的發展。雖説順昌縣山多,但為了保護生態,林子也不能砍。如何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呢?要讓村民實現不砍樹亦致富,只好在樹林底下打算盤了。
原來竹蓀屬於野生食用菌,經過人工馴化,野生變家種。現在能否又將竹蓀從大田“搬”到林下栽培呢?2012年,他開始在杉木林下套種竹蓀的試驗,試種了60多平方米,由於光線太暗、土質沒選好,結果産量不高,但它們個頭大、肉厚、品質高,這給了他希望。2013年,高允旺再次試驗,示範地裏的竹蓀從6月份開始採摘,可採2-3批,畝産量41.5公斤,産值1.2萬元。今年輻射帶動各地種植100多畝,林下培養竹蓀成功,實現了資源迴圈利用,也提高了林地經濟效益。
腳踩在田埂上,眼睛盯在市場上,好技術傳給村民們,竹蓀飄香了,村民們腰包鼓起來了。高允旺借助小小一朵竹蓀,帶著村民向“百姓富”與“生態美”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