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情牽三農 心繫百果

  • 發佈時間:2014-12-12 05:29:40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種水果是否適合引種?果園管理怎麼提高效益?果樹生病了怎麼辦?余姚的3000多名果農都會撥打這個號碼——“66226166”。

  這是一個十多年從未下線的小靈通。它的主人是余姚市林技站副站長、林特學會秘書長汪國雲。“24小時都開機的,果農們都知道,要是換個號碼,大家找我就不方便了。”

  余姚是省內外有名的“中國楊梅之鄉”、“中國早熟蜜梨之鄉”、“江南葡萄溝”。這些為余姚農民帶來財富的金字招牌背後,有著這位為農服務20多年基層農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潛心鑽研,讓余姚楊梅更優質

  楊梅是余姚的傳統名果産業。過去,楊梅有大、小年之分,大年楊梅數量多品質差,而小年楊梅數量少品質好,結果往往造成“小年有價無果,大年有果低價”;自然生長的楊梅樹高普遍在4米以上,採摘困難,産量不均。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汪國雲投入了“余姚楊梅優質豐産栽培關鍵技術研究”科研項目潛心研究和推廣。

  這一技術的關鍵是對楊梅進行樹體矮化、疏花疏果。樹枝剪掉了,花果刪掉了怎麼會豐産?果農們的疑慮使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一開始就受到了阻力,甚至有果農因為方法不當而減産,提出來要他們賠償。

  汪國雲頂著壓力,用心挑選了幾個接受度高的梅農,在山上開展技術輔導和現場服務,拿出可靠的分析數據一起研究,甚至拍著胸脯説若有損失和大家一起承擔。事實勝於雄辯。當前90%以上的楊梅都用上了這項技術,每年可為梅農增加經濟收益3000余萬元。同時,這項技術在余姚市外也得到了大面積推廣。

  像研究楊梅種植一樣,汪國雲結合余姚林特生産實際開展科學試驗研究,共承擔或參與科研項目20余項。他所主持的“藍莓品種篩選與栽培技術推廣示範”、“葡萄三膜覆蓋技術運用研究與示範”、“南方蜜梨架式整合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等試驗項目都獲得成功,為果農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新品推廣,讓余姚水果更豐盛

  汪國雲十分注重新品種引種推廣應用,引種推廣翠冠蜜梨、黑珍珠櫻桃等新水果品種10余個,其中多個産品獲得省精品水果金獎、省農業名牌産品、省著名商標等榮譽。

  四聯果樹種植有限公司種植基地現有蟠桃200多畝,每到7月中旬就可以全面採摘上市。8年前,毫無蟠桃種植經驗的陳鈞魁在汪國雲的推薦指導下開始種植這一新品種。這期間,汪國雲手把手地教他病蟲害防治、施肥的科學方法。陳鈞魁説,汪國雲不僅是新品種的引入人,還是技術上的靠山,他最多的時候一天來4趟。

  像陳鈞魁一樣,因汪國雲推薦引進新品種而受益的果農比比皆是,梁弄百果園的汪國武就是其中一個。3年前,藍莓剛剛引進,他就和汪國雲泡在了一起,反覆商量土壤改良、噴滴灌、遮陽網等各種種植事宜。對於藍莓不適應土壤的酸鹼度問題,汪國雲取了很多點的土壤,拿去檢測,提出調整方案,精心指導種植要領。因為經常一起在果園、搞研究,又加上名字相近,外人還以為他們是親兄弟。

  如今,果農們的獼猴桃、黑珍珠櫻桃、藍莓等新品種有了顯著的增産增效。最近,汪國雲又引進了20個品種的美國山核桃嘗試種植。汪國雲説,假如能從中篩選出1至2個適合在余姚種植的品種,對調整四明山區的經濟林種植結構具有重大意義。

  用心服務,讓廣大果農更安心

  汪國雲隨身都帶著筆電和照相機。那個筆電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重點水果種植大戶的電話號碼以及種植畝數、需要解決的階段性技術問題等檔案。帶著照相機,是因為考慮到多數農民不可能到現場實地來看,下次給農民培訓的時候可以製作成ppt放給農民看,使他們更方便學習。

  汪國雲每年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忙碌在果園裏,與廣大果農朋友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因汪國雲指導而富起來的農民,幾乎村村都有。他的小靈通號碼,果農們熟記於心,在他們心中,汪國雲就是隨叫隨到,到後準能解決問題的“貼心人”和“大靠山”。 沈軼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