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或成世界第一肺癌大國

  • 發佈時間:2014-12-12 01:15: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環境污染因素誘導下,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續走高態勢。如不及時採取有效控制措施,預計到2025年,我國肺癌病人將達到100萬,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

  專家建議,宜從環境治理、霧霾監測、病理研究、早期診斷和健康教育多個角度出發,多措並舉,有效降低疾病風險,提升百姓健康水準。

  肺癌發病率持續走高

  環境污染成重要誘因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佈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在對全國24個省的8500萬人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後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腫瘤312萬例,死亡超過200萬,其中肺癌已取代肝癌,踞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榜首。來自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肺癌發病率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長,近幾十年來,每10到15年,肺癌的患者人數就會增加一倍。我國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調查結果也顯示,肺癌死亡率在過去30年間上升了465%,取代肝癌成為中國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研究表明,吸煙、環境污染、職業接觸、肺部慢性病以及遺傳基因易感性等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雖然吸煙一直被認為是導致肺癌的第一誘因,可近年來的多項研究表明,伴隨著控煙措施的推行,吸煙導致的肺癌發病率上升勢頭得到明顯控制,但與環境影響呈正向相關的肺癌發病率卻出現飛速上漲勢頭。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肺癌診治中心日前對2011年到2013年該中心收治並確診的所有肺癌患者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3年間,該院收治的肺癌患者數分別為899例、988例和999例,其中與吸煙有關的是鱗狀上皮癌患者一直穩定維持在230余例,佔比呈逐年下降趨勢。“而與基因突變、環境影響有直接影響的小細胞腺癌患者,卻以每年7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分別佔到該年度該中心肺癌患者數的45.9%、51.6%和58.3%。”醫院肺癌診治中心常務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凱説。

  此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對該院10年來1.5萬多例肺癌病例進行病例分析後也發現,肺癌的病理型別出現了明顯變化:以前的肺癌大多為鱗癌,而現在腺癌的比重較大。參與此項研究的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教授楊功煥説:“PM2.5的小顆粒可以進入肺泡深處,和腺癌的發生有著一定的因果關係。”

  而另一項指標也從側面印證了基因突變和環境對肺癌發病病因的影響:在肺癌患者中,不吸煙或較少接觸二手煙的患者數量日益增多;與此同時,在吸煙人群出現小幅下降、女性吸煙者人數未出現明顯上升趨勢的情況下,女性肺癌患者的數量卻持續增加。

  在北京、天津等霧霾高發地區,肺癌的發生率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北京市腫瘤防治辦公室副主任王寧説,北京市肺癌發病率由2002年的39.56/10萬上升至2011年的63.09/10萬, 已遠遠高出全國平均水準。天津市的肺癌發病率約為60/10萬,新發癌症患者中有1/5為肺癌患者,且呈現明顯年輕化趨勢;其中男性和女性的肺癌死亡率更是位居全國第二和第一位。

  多國研究證實

  PM2.5與肺癌正相關

  大氣污染以及日益嚴重的霧霾天氣與肺癌之間的正向關聯性,目前已得到國內外諸多專家和權威組織的證實。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曾對美國50個州和波多黎各地區的18萬名非吸煙者進行了長達26年的跟蹤研究,併發現PM2.5與肺癌之間存在明顯相關性。研究數據表明,空氣污染與肺癌的産生和死亡率有密切關係,污染越嚴重,肺癌越多,死亡率越高,反之則越少和越低。PM2.5濃度每增加10微克每立方米,肺癌死亡率增加15%-27%,本身具有肺部疾病的人肺癌的死亡率更高。

  研究認為,污染空氣中的微小顆粒可以通過炎症傷害肺並損害DNA,這可能是引起非吸煙者患肺癌並死亡的直接原因。這項研究結果目前已在國際權威雜誌上發表。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2010年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有22.3萬人與大氣污染直接相關。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已于2013年將“室外空氣污染”列為一類致癌物,並將它視為迄今“最廣泛傳播的致癌物”。

  作為霧霾天氣“罪魁禍首”的細顆粒物,PM2.5主要來源於汽車尾氣、工業生産排放的廢氣以及建築工地和道路交通産生的揚塵。王凱説,PM2.5可以承載十幾種致癌物質,其中多環芳烴與肺癌的患病率有明顯相關性。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也表示,研究表明,PM2.5被人體吸入肺部後,會直接導致肺泡彈性降低、功能減弱,甚至誘發肺纖維化,影響肺泡換氣功能。久而久之,肺部功能下降並導致嚴重的器質性病變,甚至引發肺癌。

  “PM2.5的增高與肺癌發生越來越相關,並直接增加了罹患肺癌的風險。”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為此,他從2012年全國兩會開始,一直關注PM2.5的問題,並呼籲在全國範圍內儘快啟動對PM2.5的監測。

  多措並舉降

  低肺癌危害

  專家表示,想要有效控制肺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擺脫“世界第一肺癌大國”這頂帽子,科研、醫療、環保等多部門攜手,打破現有僵局、出臺有力措施已成當務之急。

  經過多年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並成為百姓呼聲最高的民生問題,由此造成的基因突變和癌症高發情況越來越普遍。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小曳等專家呼籲,國家不僅要儘快開展包括大氣、水、土壤等在內的環境污染情況普查和監控,同時更要出臺強有力的、長期性的節能減排、關停並轉、休養生息和污染修復措施,從源頭上降低環境污染對公眾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教研室主任宋偉民建議,國家層面儘快展開大規模的肺癌與污染關聯度調查。他説,除了目前各地的零星調查外,迄今為止我國尚未就肺癌成因、特別是大氣污染與肺癌等疾病相關性開展大規模普查。基線數據和關聯度研究的缺失使得我國缺乏降低疾病風險、控制我國肺癌快速增長的科學依據和政策抓手。

  此外,大力推廣肺癌的早期檢測也對降低肺癌死亡率也具有積極意義。目前我國80%的肺癌患者在發現時已是晚期,其5年生存率僅為13%,肺癌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白春學説,“即便是採取了積極的治療措施,其預後也非常差。”在加強對肺癌靶向治療等最新醫療技術扶持力度的同時,結合目前我國幾乎全覆蓋的三大醫療保障體系,在年度體檢時開展肺癌篩查,對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患者生存期限和生存品質具有積極意義。“尤其是40歲左右就要開始全面檢查肺部健康情況,有家族遺傳、經常暴露在戶外的工作者更是需要儘早檢查、定期檢查。”浙醫二院肺癌診治中心副主任丁禮仁説。

  最後,專家還呼籲通過公共衛生機構和媒體,加強科普宣傳力度,努力改變公眾對大氣污染危害程度知曉率低、自我保護意識差的現狀。預防肺癌不僅僅要遠離煙草、避免油煙環境,還應養成在霧霾等大氣污染嚴重氣候時戴口罩出行的習慣,以減少有害物質的吸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