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曹中銘:轉板機制不暢 新三板怎能正常運轉

  • 發佈時間:2014-12-11 10:23:2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金融界網站與北大金融和證券研究中心日前聯合主辦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與發展專題研討會”上,有業內權威專家建議將中小板和創業板合併,建立真正的創業板,並且還表示中國需要發展和建立場外交易市場(四板市場)。筆者以為,中小板與創業板是否合併還值得探討,基於多層次資本市場已基本成型的事實,當前亟須建立暢通的轉板機制。

  目前中國資本市場包括滬深主機板、深市中小板與創業板及新三板,市場層次較為明晰,隨著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推出與實施,意味著新三板掛牌公司步入做市交易階段,也意味著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架構的正式確立。

  美國擁有當今全球最完善的資本市場,但美國沒有中小板市場,小企業要麼在納斯達克市場掛牌,要麼在場外市場交易。事實上,根據制度設計,滬深A股最初也並沒有設立中小企業板市場的構想。從某種意義上説,中小板就是主機板與創業板之間的“夾生板”。早在1999年深交所就開始籌備創業板了,為此自2000年起深交所還暫停了新股發行。但由於條件不成熟等多方面的原因創業板沒有如願推出,最終推出了至今還頗具爭議的中小企業板。

  雖然根據其時滬深兩市的分工,新股發行在1億股以上的在上交所掛牌,8000萬股至1億股的企業可自由選擇上市地點, 8000萬股以下的在中小板上市,但實際上這個“約定俗成”並沒有多大約束力,如2007年寧波銀行首發4.5億股,但其選擇的卻是中小板。而隨著大型企業上市資源的減少,以及深市中小板與創業板的估值更高,更多企業把深市作為上市首選,這又使滬市存在逐漸被邊緣化的風險。為了打破這種不平衡,證監會今年6月後已開始均衡安排滬深交易所的首發企業數量。而為了爭取早日上市,在預披露企業中,選擇滬市的中小企業越來越多。

  當中小企業在滬深兩市均可掛牌時,中小板事實上已失去了意義。另外,中小板已走過10年曆程,期間諸多上市公司已逐漸成為大型企業。截至目前,中小板總股本超過10億股的上市公司達46家,海康威視總股本已超過40億股;總資産超過百億的上市公司也有43家,像寧波銀行總資産更達到了5379億,早已是個小巨人型企業了。這樣的企業仍在中小板掛牌,也讓中小板有名無實。

  創業板也存在類似問題。某些可在中小板掛牌的企業,為獲取市場的更高估值,頻頻製造所謂的概念躋身於創業板。比如,在創業板推出前,神州泰嶽本欲在中小板掛牌,但由於上會審核時與中國移動的合同即將到期,業績不確定性放大,闖關失敗,但最終在創業板掛牌。相對於中小板,創業板的估值無疑要高得多。

  看中小板與創業板的掛牌公司,平均估值均高於滬深主機板,也容易被市場熱炒,繼而引發投機行為,這從中小板與創業板平均市盈水準遠遠高於滬深主機板能得到印證。但毫無疑問,在較高平均市盈率水準背後,也存在扭曲的成分在內。

  證監會《關於支援深圳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明確表示,將推動在創業板設立專門的層次,允許符合一定條件尚未盈利的網際網路和科技創新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滿12個月後到創業板發行上市。監管部門相關人員在多個場合多次表達了類似觀點,這表明新三板轉板制度已提上議程。但如果沒有暢通的轉板機制,新三板轉板制度是難以順暢運轉的。

  筆者以為,需要在多層次市場間建立起暢通的轉板機制。鋻於中小板已完成歷史使命,不妨撤銷,所有中小板上市公司轉入深市主機板。在創業板掛牌的公司,隨著其成長壯大,當其股本、總資産達到一定規模,業績趨於穩定或公司步入成熟期時,同樣轉入深市主機板。新三板公司只要其符合掛牌條件,特別是在註冊制下,其可進入創業板或滬深主機板。而對於那些觸發退市條款的公司,則應及時促其退市,以實現退市的常態化。退市公司如果達到重新上市的條件,應恢復其上市地位。隨著註冊制的實施,應禁止這類借殼上市的行為。

  轉板機制不暢通,則如同腸梗阻,影響市場新陳代謝等多項功能的發揮,並影響市場的正常發展。而建立暢通的轉板機制,亦是衡量一個市場是否走向成熟的標誌。讓該轉板的轉板,該退市的退市,多層次資本市場才會進入良性迴圈,中國資本市場才有可能真正做大做強。(作者係資深市場評論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