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舉,有無功利
- 發佈時間:2014-12-09 14:29:27 來源:今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來有關公交車上讓座的話題比較火熱,由是否讓座引申到“公交車讓座後期待對方言謝嗎?”在公交車上給有需要的人讓座已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而且有人主張無功利善舉,不介意有無言謝,説明人們的高層次道德意識正在加強。
湖北公交車上一女子將座位讓給了一位孕婦,隨後卻因為沒有得到孕婦的感謝而將座位搶了回去,一位參與討論者認為,這位讓座的婦女不可愛,不無道理。但是我們要再向前推想一下,如果那位被讓座的孕婦説了句“謝謝”的話,或者回以點頭微笑,結果又是如何呢?
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在和他人的關係和互動中生活。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中有兩種善舉存在,都值得肯定。一是奉獻行為,只付出,不求回報,就是我們常常説的雷鋒精神,可稱為無功利善舉。還有一種是付出了,期望得到回報,是交換行為,可稱為有功利善舉。由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喬治·C·霍曼斯和彼德·M·布勞發現和闡述的社會交換理論,對後一種行為進行了科學的解釋。社會交換理論中的成功命題就提到:一個人的某種行為能得到相應的獎賞,他就會重復這一舉動;某一種行動得到的獎賞越多,重復活動的頻率也隨之增多;獲得的獎賞越快,重復活動可能性就越大。
社會交換理論提示我們有功利善舉在現實社會中客觀存在,而且具有普遍性。有功利善舉也常常在社會治理中被應用。比如公開獎勵見義勇為人員、獎勵提供犯罪線索的舉報人等等。顯然,這些都是為了號召和鼓勵人們積極參與到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和穩定中來。客觀上也是對有功利善舉的肯定和認定。實踐證明這些舉措是有效的,而且不會因此出現社會道德方面的歧義。
無功利善舉是社會的理想和追求。被稱為當代雷鋒的郭明義有一句名言“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就是典型,他做了善事不期望也不需要得到他人回報,但還是要快樂自己,這顯然是一種最高境界的自我快樂和心理滿足。但今天無私奉獻者還只是少數,無功利善舉還不能成為新常態。相反,有功利善舉更為現實和普遍。一個人對他人做了善事,希望得到回報是正常的,有了這樣的回報,做了善事者覺得心裏舒服,感到自己的行為得到了他人和社會的認同和回報,在以後重復這種行為的積極性更高,可能性更大。從社會建設的角度看,這樣的良性迴圈正是一種無形的道德文明促進與建設。因此在我們號召善舉者無功利追求時,何不同時主張受善者也應該懂得感恩與回報?
付出是善舉,回報也是善舉。人與人在付出與回報的交換中,能使愛變成互愛,單向善舉變成雙向善舉,從而體會了人間的溫暖和真情。從實際出發,只有把對無功利善舉的追求和有功利善舉的實踐結合起來,才能構成當今社會文明的新常態。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