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退市之後再謀國內上市 盛大遊戲咋玩“上市遊戲”?

  • 發佈時間:2014-12-08 07:53: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盛大遊戲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風光,但其所作所為仍然受到很大關注。

  2009年9月25日,盛大遊戲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IPO),募集資金10.44億美元,為當年美國市場名列前茅的IPO規模。2014年1月27日,盛大遊戲卻宣佈收到由控股股東盛大互動牽頭的一家財團的私有化要約,價格為19億美元。公司歷時5年的“美國之旅”告一段落,曾經創造了中國首富的盛大退出了資本市場。

  但盛大在美國退市之後,卻流傳出其在國內借殼上市一説,且業內種種消息的側證已經越來越逼近現實。但是,對比近期國內借殼上市的遊戲公司來説,盛大遊戲卻不具備強效爆發的苗頭,企業重心從端遊轉型也顯得相當緩慢。盛大遊戲似乎正在變成 “百足之蟲”。

  轉型慢 重要人事頻更疊

  2014年10月28日,盛大遊戲宣佈根據董事會決議,正式免去張向東盛大遊戲CEO職務,解除其與盛大遊戲的勞動關係,解聘其盛大遊戲董事身份。同時,正式任命張鎣鋒為盛大遊戲代理CEO,增補張鎣鋒為盛大遊戲董事。

  作為公司主要營收遊戲《熱血傳奇》和《傳奇世界》的核心,張向東在2012年8月接替譚群釗出任CEO之後,盛大遊戲開始摸索轉型之路。首先代理的日本手遊《百萬亞瑟王》通過與其傳統行銷方式的結合獲得了相當大的成功,堪稱當時手遊界的第一熱門産品。其後,盛大開始沿用這個路線,代理了日本的成功産品《鎖鏈戰記》。可是,由於《鎖鏈戰記》對於玩法的依賴和兩國之間玩家喜好的不同,在當時國內APP Store的排行僅僅是148名。導致公司在這款主力産品上遭遇了滑鐵盧。但是,除了如暢遊的《天龍八部3D》、樂動卓越的《我叫MT》等國內幾款自研大作之外,玩家對於引進遊戲的認可度還是相當高的。盛大遊戲所走的引進之路並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要調整策略。

  就在這個艱難的時期,張向東卻被免職了。公司對於這個決定的解釋是:“其在經營和發展理念與董事會存在較大分歧,管理和執行策略無法得到董事會認同,業績表現不能達到預期。”其實,這個決定來得不算突兀。在此之前,盛大遊戲的副總裁陳芳已經離職併入主崑崙遊戲。而崑崙遊戲為了迎接陳芳的到來,放棄了網博會的宣傳機會,在發佈會時間上不惜與《我叫MT2》對攻搶記者,也證明了原盛大遊戲核心團隊的價值。

  張鎣鋒是盛大早期高管之一,早在2001年就加入盛大,並且出任過法務高級總監。根據盛大遊戲2014年11月27日發佈公告顯示,盛大互動娛樂集團將其目前所持有的盛大遊戲18%股權進行出售,並退出今年年初為盛大遊戲私有化而啟動的財團。與此同時,陳天橋卸任盛大遊戲董事職位,代理CEO張鎣鋒出任董事長。

  在股權上,盛大互動娛樂集團不再持有盛大遊戲股份;寧夏中銀絨業集團獲得了總計24%的股權及大約40.1%的投票權;以張鎣鋒為代表的管理團隊獲得了9%的股權及34.5%的投票權。陳天橋正式退出盛大遊戲董事會席位,並辭去其盛大遊戲董事長及薪酬委員會、企業發展和財務委員會主席職務。代理CEO張鎣鋒出任董事長,同時出任盛大遊戲董事會、薪酬委員會、公司發展和財務委員會主席。

  陳天橋表示,盛大這麼做不是為退出遊戲,只是為盛大遊戲獲得更大發展。但是換個角度來看這個決定,也就是説曾經讓陳天橋坐上中國首富之位的遊戲行業已經不在其未來的重點發展計劃之內了。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盛大老員工表示,很能理解陳天橋的選擇。他説,遊戲行業是一個小成本搏大收入的行業,對於創業者來説,是一個相當優質的選擇。但是對於一個已經擁有大資本的企業家來説,這個領域的投入産出比確實高,可是單項資金的額度和事務的瑣碎程度相對於時間成本來説都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拿房地産行業來舉例,可能一筆投入回報的時間週期是按幾年來計算的,可是這筆投入量大,回報也是整體的大額資金,工程操作都可以外包不需要自己操心。對於大型投資者來説,可以空余出更多的時間來運作更大的産業佈局。也就是説,陳天橋已經到了不再計較戰術層面,只需考慮戰略層面的程度。這麼來看,他選擇退出遊戲領域,放手轉賣盛大遊戲的決定也就不言而喻了。

  財報下滑 上市解困?

  對於這家昔日中國最大的遊戲公司來説,即使借殼上市成功,缺乏核心産品和後繼無力的問題亦十分突出。

  盛大遊戲的主要營收多年來來自兩款遊戲《熱血傳奇》和《龍之谷》。在公司內部,無論創新多麼有前景,但是以這兩個高峰作為衡量標準都是不夠的。其結果就是,公司在投入程度上會留有餘地,運營部門為了穩定的業績也會選擇吃老本來簡化操作難度。於是,在這兩款作品之後的數年間,盛大再無一款領軍産品的出現,直到《百萬亞瑟王》。但是,《百萬亞瑟王》的成績顯然也是不能撼動這兩個部門的核心地位。因此,手遊業務的比重在盛大遊戲中到底有多大?何時能夠成為核心業務?這都是疑問。

  2011年盛大遊戲的年收入52.819億元,利潤14.768億元;2012年收入46.82億元,利潤11.13億元;到了2013年,收入43.447億元,利潤15.878億元。由此看來,盛大遊戲從財報上已經呈現明顯的倒退趨勢。

  由中國版協遊戲工委歷年的産業報告中可看出,中國遊戲業總營收446.1億元,2012年602.8億元,2013年831.7億元,呈逐年上漲趨勢。如果説盛大遊戲的主營業務是網路客戶端遊戲的話,中國網路客戶端遊戲總營收2011年為345.8億元,2012年451.2億元,2013年536.6億元,儘管已經放緩了增長速度,但是仍然呈逐年上漲的趨勢。盛大遊戲在這種環境下的退步是顯而易見的。

  陳天橋退出盛大遊戲之後,新的股東考慮上市融資似乎在情理之中,但人們對可能再次上市之後的盛大遊戲持多大期待,值得投資人審慎考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