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媒:俄軍事現代化遇麻煩 三大挑戰或葬送改革

  • 發佈時間:2014-12-06 14:4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2月2日發表題為《俄羅斯大規模軍事現代化可能陷入大麻煩》的文章稱,自2012年再次擔任總統以來,普京一直致力於俄羅斯軍事現代化建設。然而,預料之中的俄羅斯經濟衰退(部分原因是西方制裁,還有部分原因是今年夏天以來油價下跌近30%),將迫使克里姆林宮在防務支出上更加審慎。大筆投入現金已不可行,裝備無疑很重要,但關注具體問題會忽視全局,首要的問題是俄羅斯是否承受得起21世紀防務建設的重擔。

  俄羅斯不得不面對三個主要挑戰。

  難以擺脫全球市場

  法國推遲交付“西北風”級直升機航母的決定凸顯第一個挑戰:防止俄羅斯孤立於全球市場之外,尤其是在購買目前無法自給自足的能力和平臺方面。由於北約成員限制與莫斯科防務合作的呼聲深入人心,俄羅斯與義大利和德國企業的防務合作也受到衝擊。此外,儘管過去一年各種事態頻發,但俄羅斯軍方仍持續依靠烏克蘭企業生産的零部件來裝備部隊。

  在諸多高科技領域,尤其是在無人系統以及有效指揮和控制電子套件方面,俄羅斯有求於合作夥伴,例如該領域全球領導者以色列。然而,以色列消息人士承認,在美國的壓力之下,以色列對原本準備出售給俄羅斯軍方的産品採取了限制措施,放棄了額外的合同。甚至俄羅斯的長期防務合作夥伴印度也在考慮,與美國防務工業建立更緊密關係是否更有利。俄羅斯和印度的合作取得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例如“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

  其他崛起中的國家,例如巴西和南非,可能有意與俄羅斯防務工業建立更緊密關係。但是,儘管這些國家也許能為重要的新型武器協議提供資金,但在為聯合研製計劃提供先進零部件方面,它們並沒有優勢。

  自身工業技術待興

  意識到這一問題之後,副總理羅戈津一直呼籲俄羅斯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減少對國際供應源的依賴,尤其是在高科技零部件方面。在他看來,在能源出口基礎上累積起來的俄羅斯儲備金,應當被用於推動俄羅斯的再工業化。但在這方面的挑戰是,克里姆林宮是否有能力扮演高效的天使投資者角色,而不是簡單地注入大量資金,結果卻被浪費或轉移。

  俄羅斯應避免蘇聯時代的錯誤,這一點極為重要。在蘇聯時代,防務開支不允許溢入民用行業,軍事投資推動著總體經濟的增長。今後10年向俄羅斯航空業注入大約280億美元的計劃是一個重大考驗。這項投資可為大批量生産下一代戰鬥機如PAK-FA鋪平道路。

  PAK-FA平臺是俄羅斯為保持強大防空能力所作努力的關鍵,可能會吸引外國客戶。但除了對製造軍用飛機和直升機的設施進行改造之外,俄羅斯面臨的挑戰是,它能否在獨立或與中國合作的情況下,在全球搶佔更大份額的客運和貨運飛機以及民用直升機市場。類似的挑戰也存在於造船業和卡車製造業。

  專業軍隊建設艱難

  除了獲取必要技術和重建工業生産基地之外,第三個挑戰是擁有一支有能力使用新裝備的軍隊。

  大多數俄羅斯軍事專家意識到,強徵入伍無法造就一支得力的軍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俄羅斯試圖推廣合同兵役,穩步向軍隊專業化邁進。

  當前的目標是每年招募5萬名合同制軍人,到2017年實現常備軍的一半由專業志願者構成。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增加薪酬和福利,這不僅是為了實現招募目標,而且要激勵現有的合同制軍人,尤其是軍士和尉官,續簽合同。這需要持續的宣傳,要讓大家覺得服兵役不僅是愛國責任,而且是很好的職業選擇,是邁入穩定中産階級行列的方式。但在俄羅斯政府尋求削減社會支出的背景下,增加福利不符合政府的想法。

  這三個挑戰無法同困擾普京政府的政治經濟大問題割裂開來,也無法簡單通過大筆投資的方式來解決。如果大問題不解決,“開支太大,效果太小”可能成為俄羅斯軍事現代化項目的墓誌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