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解碼中國經濟微觀活力之一:中國企業重裝上陣

  • 發佈時間:2014-12-05 13:36:0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2月5日電解碼中國經濟微觀活力之一:中國企業重裝上陣

  新華社記者王宗凱

  臨近歲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海外對中國經濟愈發關注。雖然近期公佈的一系列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在宏觀層面逐步趨緩。但不少海內外專家學者注意到,微觀層面靜水流深,企業供應鏈調整初顯成效,營利能力正步入上升週期。這種深層次的積極變化為新常態下的經濟減速提質奠定了基礎。

  針對近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趨勢,日本日生基礎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三尾幸吉郎指出,與日本經濟陷入長期停滯不同,中國經濟減速並未引發通縮風險,物價仍在溫和上漲,上市公司利潤持續增長,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

  一般而言,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需求也會減弱,相應的企業産品價格降低,企業盈利惡化。但受訪的經濟學家注意到,中國工業品整體價格儘管有波動,但價格底部在進入2013年後已企穩回升,上市公司利潤率也走入上升週期。

  近期,中國股市出現一輪強勁反彈,總市值已升至4.5萬億美元上方,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市值第二高的股票市場。

  對於資本市場的先知先覺,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上漲利好固然離不開來自資金面的支援,比如滬港通開啟和央行降息,但企業層面的變化也不容忽視,股市上漲也反映了市場投資者對企業營利能力提升的預期。

  儘管這些重要和積極的變化對經濟增長率的支援不見得立即體現出來,但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姚樹潔認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必然由上市公司引領,畢竟它們才是中國經濟的中流砥柱。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分析説,在2002年至2010年的經濟擴張週期,中國企業享受了廉價資本與勞動力紅利,如今經濟進入新常態後,這些企業將在對市場環境的適應中繼續進化和強大。

  有專家指出,這種深層次的變化來自企業對價值鏈的調整,比如控製成本、改善管理、削減投資和增加研發等,這些逆境中的主動應對將幫助企業走向成熟,不僅將具有更高的風險抵禦能力,未來還將以更強的姿態迎來新機遇。

  值得關注的是,這種發生在企業層面的積極變化已持續數年。從上市公司數據來看,價值鏈調整也不是少數明星企業的個別行為,而是多産業全方位的整體趨勢。這與新一屆政府持續關注微觀實體,不斷出臺激勵創新和確保市場自由度的政策密不可分。

  從鼓勵創業創新到保護智慧財産權,從投融資“國十條”到“公私合營”機制,一年多來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關注焦點持續放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上。

  日本經濟産業研究所發表報告説,中國如今更重視經濟增長品質的“裏子”,不再追求增長數字的“面子”,發展模式正從高耗能高投入轉向低耗高效,並已取得了顯著效果。

  今年以來,中國股市漲幅累計已超過30%。作為經濟先行指標,這確認了企業價值鏈調整取得成效、營利能力增強、經濟品質改善。正如美國金瑞基金董事總經理布倫丹·埃亨的觀察,基於對中國領導層穩增長、促轉型的信心,投資者應意識到中國上市企業盈利能力提升和巨大升值潛力。(參與記者:樂紹延、吳心韜、劉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