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各盡其能讓咱農村更宜居

  • 發佈時間:2014-12-05 04:34:12  來源:河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黨文民

  自然風光秀美的嵖岈山,歷史文化濃厚的梁祝之鄉、重陽之鄉,擁有小延安之稱的竹溝鎮……説起駐馬店這些美麗鄉村,讓人們無限遐想。但是,這片“天之中”的廣袤土地上,還有不少經濟相對落後的傳統農區,改善人居環境任務艱巨。

  12月3日一早,確山縣瓦崗鄉邢店村村民劉偉就拿起掃把,認真清掃起村裏的道路。

  村裏大部分是老房子,但家家都收拾得齊齊整整,村裏的小路打掃得乾乾淨淨,收穫的玉米垛在圓柱形的鐵絲網裏,頗具田園風韻。

  “掃掃地,清清垃圾,差不多得花上大半天。”劉偉説。他所在的汪劉莊組是一個僅有31戶人家的村民組,他們除了“自掃門前雪”外,還採用輪流義務勞動的辦法打掃公共區域。

  邢店村是個傳統的農業村,村民們主要以種地為生,村集體收入很少。“家貧常掃地,人貧多梳頭。”為保持村裏衛生,村民們試了很多做法。汪劉莊組的組員們幾經商量,決定輪流打掃公共區域。

  “宜居鄉村是政府的事,也是咱農民自己的事。”組長田全喜説,“大家都很認真負責,要是遇到臨時家裏有事,或者外出務工不在家,都會想辦法請親戚們幫忙打掃。”

  “我們是傳統農區、農業大市、財政窮市。”駐馬店市委農辦相關負責人説,由於經濟實力有限,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中,主要採取“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社會支援”的辦法,市、縣財政每年擠出專項資金,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投入。除此之外,就要想方設法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和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

  位於西平縣産業集聚區的皮莊村聘請4名保潔員,負責村裏3條主幹道和25條小巷的清掃和垃圾清運。村黨支部書記于紅偉連續5年把全部工資捐出來,補貼保潔員費用。“下一步準備加強村裏的綠化,樹成行、花成片,把俺村變成個大花園。”他説。

  有幹部帶頭,村民們積極性更高。村民張美娥每天早飯後頭一件事就是到村口的文化廣場打掃衛生,給花池裏的花除草,澆水。“我們每天都在這跳廣場舞。”她説,“我們的舞蹈隊,在縣裏還拿了大獎呢。”

  不只是留在村裏的村民熱情高漲,出外創業、務工的村民也心繫家鄉。西平縣出山鎮狄莊村村民馮九給記者講了個身邊的感人故事:村民申清甫在廣東東莞創業,這兩年先後捐出300多萬元給村裏挖水庫,綠化荒坡;今年聽説家鄉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他馬上又捐出3萬元錢,幫助村裏清理垃圾,壘砌垃圾池。“我們用3天時間清完了村裏的垃圾,感覺心裏頭都亮堂了。”馮九説。

  讓農民心裏更亮堂的是,駐馬店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發展新型農業現代化結合起來,農民從中將得到更多實惠。

  確山縣竹溝鎮鮑棚村通過土地流轉,確立了生態農業、觀光農業、迴圈農業三大定位,招商引資推進環境改善。行走在硬化一新的路面上,記者看到路旁大型超市正在施工,年初開建的5棟民居主體已經建成,目前總投資7億元的生態農業園已具雛形,大型豬場、沼氣池、大型污水處理廠均已完工。“希望通過企業與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帶給村民的不僅是富裕,更是高品質的生活。”投資商中欣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國強説。③9

  記者感言

  “不怕幹活,就怕沒錢”。採訪中,許多基層幹部不約而同地表露出這樣的心聲。由於長期以來農村基礎公共設施欠賬過多,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需要大量投入。但是,如今許多村裏集體收入幾乎為零,不少縣鄉財政也不富裕。在這些地區改善人居環境,可能需要更多地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和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當然,各級政府部門也應該積極行動,整合項目、整合資源、整合資金,凝神聚力,共同改變農村人居環境差的現狀。③9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