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燃油附加費明起再降四大航企竊喜或可節支110億

  • 發佈時間:2014-12-04 17:34: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燃油附加費明起再降 四大航企竊喜或可節支110億

  明天,國內航空燃油附加費將迎來四連跌。從廣州飛北京的旅客,去年12月要支付120元燃油附加費,今年12月只需掏60元。燃油附加費的頻繁調低跟國際航油出廠價格下跌直接掛鉤,旅客獲益的背後是航空公司的成本減負。反映在資本市場上,航空股近期持續領漲,業內預計今年國內四大航將卸下燃油重負,有望實現扭虧為盈。

  燃油附加費明起再下調

  南航、國航、東航、海航等四大航企均已發佈公告,從12月5日起,對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進行調整,其中800公里以下由40元下調為30元,800公里以上由70元下調為60元。

  這是自9月以來國內航空燃油附加費連續第四次下調,此次下調後,12月的燃油附加費收取標準僅相當於去年同期的一半。

  今年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持續走跌,導致國內航煤出廠價下調幅度超過250元/噸,遵循發改委制定的完善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與航空煤油價格聯動機制,航油價格的每一次變化都直接反應至燃油附加費的調整。

  燃油附加費下調將節省旅客的飛行成本:和去年同期相比,飛800公里以上的遠端航線需支付的燃油附加費少了一半;而與鐵路等出行方式相比,航空出行也凸顯出優勢,以廣州飛廈門為例,12月15日機票價格低至194元,加上30元燃油附加費和50元機場建設基金也只要274元,而廣州開往廈門的普通列車硬臥要236元,但路途耽擱的時間比坐飛機要多足足12個小時。

  四大航企燃油成本大降

  強制收取的燃油附加費向來是航空公司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將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壓力轉移給消費者。此番燃油附加費連續下調是否會導致航空公司收入減少?

  答案是恰恰相反。多位航空公司人士告訴記者,燃油附加費下調後減少的收入不會比因油價下調節省的成本多,因此表面上看航空公司收錢收少了,但其實賺得更多。

  一直以來,燃油成本一直佔據國內航空公司營業成本的大頭。以國航為例,國航上半年營業成本為422.99億元,其中燃油成本為171.89億元,佔比40.64%。相比之下其他成本支出遠低於燃油成本,如折舊、僱員薪酬、起降及停機費用等成本均在50億元左右。

  其他航空公司的狀況類同。據四大航企今年上半年財報數據統計,四大航上半年的燃油成本高達562.83億元,均佔到營業成本的四成左右。測算數據顯示,如果不考慮油料庫存、預訂貨及其他因素,以下半年國際原油均價計算,四大航下半年的燃油成本將在上半年基礎上整體下滑約20%,即減少約110億元。

  國際航協不久前發佈調查結論,由於近幾個月原油價格下跌,航空公司的成本將在未來12個月保持下降態勢,盈利能力將得以增長。

  進入12月,國內四大航企的股票多次漲停,航空股股價不斷攀升。摩根大通分析,儘管當下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航空業有望維持長遠增長,航空股盈利前景將在2015年得到進一步顯著改善。

  相關連結

  燃油附加費三個月內四連跌

  9月5日,800公里以上航段燃油附加費下調10元,徵收標準由120元調整為110元;

  10月5日,800公里以下(含)航段跟進下調10元,徵收標準由60元調整為50元;

  11月5日,燃油附加費出現年內最大幅度下調,800公里以上航段,燃油附加費由110元降至70元,800公里以下(含)航段,由50元調整至40元;

  12月5日,800公里以上及以下航段燃油附加費繼續下調10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