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財經隨筆:等待救贖的巴西工業

  • 發佈時間:2014-12-04 14:01: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裏約熱內盧12月3日電 財經隨筆:等待救贖的巴西工業

  新華社記者陳威華

  近期,與巴西工業相關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工業生産總值連續下跌,信心指數降至最低……對於將要走馬上任的巴西新一屆政府的發展、工業和外貿部長阿曼多·蒙泰羅來説,工業將是需要他拯救的首要領域。

  巴西全國工業聯合會日前公佈的報告顯示,11月份巴西工業信心指數比上月下跌1點,跌至44.8點,這是這項指數自1999年1月份創立以來的最低水準。該指數滿分為100點,低於50點意味著工業缺乏信心,前景悲觀。

  工業信心指數下降,是巴西工業生産不景氣帶來的直接後果。巴西地理統計局2日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巴西工業生産總值環比零增長,同比則下降3.6%。今年前10個月,巴西工業生産總值累計同比下降3%。

  巴西地理統計局協調專員安德烈·馬塞多認為,工業領域增長乏力趨勢不可避免,“儘管10月份相對穩定,但顯而易見的是,負面結果將是趨勢,許多行業已經出現萎縮狀況。”他指出,巴西工業生産增長乏力甚至萎縮,主要原因是內需不足、庫存增加、消費信心低迷以及信貸緊縮等。

  事實上,在拉美地區,巴西工業實力一直居於首位,早在上世紀70年代軍政府時期即建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基礎較雄厚,鋼鐵、飛機製造、化工、冶金和乙醇燃料等領域均為世界領先水準。工業發展為巴西在20世紀60、70年代創造“經濟奇跡”做出卓越貢獻。

  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為了解決高通脹問題,在前總統卡多佐執政期間,巴西先後將冶金、礦産開發、石油化工、電力、金融服務和電信等産業部門私有化,外資大舉進入巴西。私有化儘管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巴西降低了通脹率,但是其對工業領域持續發展的打擊卻是致命的。面對市場的急速開放,巴西企業對大量進口商品和大批外國投資者進入所引起的競爭形勢難以判斷,通常採取保守措施,不敢貿然擴大投資,工業增長開始變得緩慢,個別領域還出現負增長。

  前總統盧拉從2003年到2010年執政的8個年頭,巴西經濟發展順風順水,依靠大宗商品出口,獲得了難得的快速發展時期。但是,為了維持增長,巴西選擇發展消費型經濟,推動第三産業擴張,忽視了基礎工業領域的升級換代。再加上巴西銀行利率長期偏高,私營領域獲得貸款不易,投資建立的新廠很少,缺乏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偏弱。瓦加斯基金會的一位經濟學家認為,在全球工業進入4.0時代之時,巴西工業仍在等待救贖。

  贏得連任的總統羅塞夫預計明年將大幅調整經濟團隊,主要人選近日陸續浮出水面,除了已經確認的財政部長、計劃部長和央行行長之外,曾擔任全國工業聯合會主席的參議員蒙泰羅將出任下屆政府的發展、工業和外貿部長。

  這位候任部長日前在接受媒體聯合採訪時毫不客氣地指出,巴西目前的發展模式謬誤百齣,主要體現在成本居高不下,賦稅制度複雜,不利於投資與出口。同時,人力資源儲備不足,基礎建設進展不利,導致工業競爭力不足。

  他同時宣佈了自己給巴西工業開出的五劑藥方:微觀經濟改革,減少賦稅負擔;與戰略夥伴簽署更廣泛的外貿協議,讓巴西企業走向世界;鼓勵投資,技術革新;制度改革,鼓勵創新;完善管理方式,制訂明確目標。

  蒙泰羅的藥方能否為巴西工業帶來“鳳凰涅槃”的效果,也許有賴於羅塞夫新經濟團隊的整體政策。但無論如何,恢復工業增長已經成為蒙特羅優先考慮的任務,這將成為巴西企業家重振信心的開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