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由“漫灌”改“滴灌”

  • 發佈時間:2014-12-04 09:28:34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早上東邊的天剛透出一絲光,新沂市阿湖鎮練馬村村民尤鳳江就已鑽進種植草莓的大棚,彎著腰精心照料著每一株幼苗。晨風拂過,尤鳳江豆大的汗珠滑過嫩苗落在田裏,看著眼前這一派生機盎然的綠色,他幹勁十足,沒有絲毫疲憊。

  “還有2個半月,就出草莓了。咱們練馬村的草莓是一種叫名寶的品種,品相好、口感香甜,一上市,其他地方的草莓就不好賣啦!今年一定又能賣出好價錢!”尤鳳江對自家的草莓可是信心滿滿,去年,種植草莓的大棚收益特別好,於是,今年又擴了5個大棚。

  90年代初,尤鳳江是村裏的養豬能手,建了4間大平房,一時很是風光。但之後遭遇騙子,血本無歸,戴上了“貧困”的帽子。無情的歲月,在這個蘇北大漢黝黑的臉龐上雕刻出一道道深深的痕跡,但他從未埋怨命運的不公,四處打工還債。“這種大棚高效設施農業再次改變了我的命運,我能重新靠雙手致富了。”尤鳳江堅信,自己從哪跌倒,就從哪爬起。

  “以前村裏就是人窮地生瘟,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沒有技術,打工也掙不了幾個錢,想要摘掉‘貧困戶’的帽子難啊,村集體經濟更是窮得叮噹響。”村黨組書記徐傑告訴記者,去年6月份,村裏將省扶貧資金、市財政産業扶持資金、後方掛鉤幫扶單位等幾項資金整合了103萬元,建了48個統一的大棚和1個標準化廠房,每個大棚年租金為3500元,全面出租給有種植經驗和能力的低收入農戶,目的就是將有限的財政扶貧資金能發揮最大效益。

  徐傑給記者算了兩筆賬,承包大棚的低收入農戶,扣除租金,每個棚種植草莓純收入1.4萬元—1.6萬元,草莓採摘後能緊接著種植甜瓜,純收入為4000元,棚外空地可以種白菜,純收入為3000元,一個棚至少能凈得2.1萬元。48個大棚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就能增加16.8萬元的租金,其中將一部分租金按比例分給83戶低收入農戶,剩下的則作為集體收入。

  “我們市是在全省率先推出高效設施農業扶貧項目的,投資小,收益大。”新沂市扶貧辦副主任王岳桂坦言,很多低收入農戶不知道如何脫貧致富,每一戶具體的情況也不一樣,單純的把錢打到農戶卡上,很多並不能發揮作用,與救助式扶貧無異。財政資金只有從“輸血”到“造血”,才能真正地幫助低收入農戶脫貧。

  瓦窯鎮離新沂市區較近,農田較少,但交通便利,適合建標準化廠房。“我們全鎮有840戶低收入農戶,有勞動能力的年輕人經過一定技術培訓後,可以到標準化廠房就業,月工資不低於2000元。而老年人,我們為他們購買了村莊環境整治等公益性崗位。”副鎮長朱克龍説。

  “村裏有什麼打掃衛生的活,我就會去,雖然沒有多少錢,但掙總比不掙好。”房啟雲家中主要收入來源是2畝田,平時在家帶孫子,只要有臨時性的活,她都會忙中抽閒參加。“一年增加個幾百元,過年就能多幾道菜啦!”

  “幫扶對象直接得益是精準扶貧的核心要求,也是扶真貧、真扶貧的具體體現。基層幹部和幫扶對象普遍認為,多年的扶貧從沒有現在這樣直接、實惠。”江蘇省財政廳農業處副處長儲惠平介紹説,江蘇突破了單一的區域開髮式扶貧模式和間接帶動方式,工作重心實現了下移,率先嘗試了“精準扶貧”機制。

  據了解,江蘇省開展財政扶貧資金直接扶持到戶試點工作,“精準扶貧”已初見成效。通過實行“一戶一策”等措施,不論是農戶自己做項目,還是承擔公益崗位或是按協議直接獲取扶貧收益,幫扶資金使用的針對性提高了;幫扶措施不再是一個模式,而是努力按照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探索了一些新的幫扶辦法;特惠政策惠及特定對象的利益連結和分享機制基本建立,幫扶對象戶均能直接受益。其中,新沂市的幫扶對象3年能獲得不低於獎補資金30%的收益;灌南縣的幫扶對象可以分別獲得500元/戶、400元/月等直接補貼資金。“雖然得益金額不大,但對低收入農戶很重要。”儲惠平説,“資金項目及收益全面到戶,實現由‘漫灌’改為‘滴灌’,從根本上解決了過去存在的受益對象不明晰甚至錯位等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