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河北“津龍”:打造完整産業鏈

  • 發佈時間:2014-12-02 02:31:4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國文 本報記者 郝淩峰

  “我們準備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今年增加生豬出欄1萬頭。”日前,記者在河北景縣採訪時,河北津龍公司總經理賈亮表示。

  河北津龍公司是以養豬起家的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養殖業是其核心産業。去年12月份以來,因豬肉價格走低,生豬養殖一度低迷,很多養殖戶關門歇業,津龍公司卻迎來了發展機遇。

  調整養殖結構降低成本

  在市場低潮期,公司如何應對,以降低市場風險?

  “去年12月到今年七八月份,豬肉價格一直很低,毛豬價格沒有超過5元/斤,普通養殖戶一頭豬賠三四百元,很多養殖戶不幹了。為了減少市場價格走低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我們在保證能繁母豬的前提下,適當減少後備母豬,再從飼料原料方面降低成本,基本能夠做到保本。”賈亮説。

  同時,公司有屠宰廠和大型冷庫,在豬肉價格過低時,增大豬肉存儲規模,減少市場價格過低所帶來的損失。公司有2萬畝土地種植飼料,飼料成本不受市場大環境影響。賈亮表示:“市場低潮期其實是我們積蓄髮展能量的良機。”

  他給記者算賬:按一個人每天吃3兩豬肉算,津龍公司目前的養殖規模可以滿足約11萬人的需要。“我們不會滿足於這個規模。”賈亮説,經過這一輪市場低潮的衝擊,附近的養豬場退出了,這就為津龍擴大了市場發展空間。

  種植養殖配套“開源節流”

  走進津龍公司的養殖區域,一排排青貯壓塊秸稈飼料整齊地擺放在飼料存放區。不管豬舍還是牛舍裏,地面都是乾燥、整潔的。

  糞污哪去了?“豬(牛)舍裏都有防滲管道與沼氣池相連,人工糞尿分離技術將糞污經防滲管道輸入沼氣池發電,發電餘熱通過設備送到豬(牛)舍用於烘乾通風。”公司技術員賈蘭紅説,通過沼氣發電,養殖場每天産生的動物糞便、屠宰加工廠的廢物全部得到利用,年産沼氣620萬立方米,年發電1042萬千瓦時,供公司日常生活、農田灌溉、大型冷庫使用。加上餘熱回收利用,每年為企業節支增收近千萬元。

  利用農業廢棄物生産沼氣,會産生大量的沼渣、沼液。“公司建了有機肥廠,沼渣生産的有機肥用於農業生産,沼液通過肥水一體化澆灌農田。”公司董事長賈連海介紹,目前,公司年産有機肥3萬多噸,供公司和周圍5萬畝耕地使用,不僅為公司節省了肥料開支,還增加了有機肥銷售收入。

  打造完整産業鏈抗風險

  作為一個擁有能繁母豬5000頭,年存欄生豬6萬頭,年出欄生豬10萬頭,年存欄奶牛3000頭、肉牛5000頭、驢2000頭的大型養殖基地,發展生態迴圈農業,能否提供質優價廉的飼料是關鍵的一環。

  “我們的飼料廠在市場上買玉米做原料時,玉米價格隨行就市,企業效益波動很大。為提高效益,在發展園區迴圈經濟的同時,公司決定進一步拉長産業鏈條,形成農業生産的大迴圈。2006年開始,公司大面積租賃農民流轉的土地,種植飼料。”賈亮説,目前公司有1.6萬畝土地種植小麥和玉米,年産糧食1.6萬噸。

  在飼料加工車間,記者見到玉米通過傳送帶送到飼料加工機械的入口,經過不同的加工程式,生産各種飼料。

  “有了充足的飼料,只是在産業化上游做好了一個環節。要想降低市場風險,還要在加工、冷藏上做文章。”由於建立起了糧食種植、飼料加工、生豬養殖、屠宰加工、鮮肉冷藏、冷鏈運輸這一完整的産業鏈,公司具備了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對各産業鏈之間的供應進行靈活調節的能力,增強了抗風險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