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稻田養蝦蝦肥稻香

  • 發佈時間:2014-12-01 03:31:1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高文

  一畝耕地可以同時既種莊稼又搞養殖嗎?如今,這兩種看似不相干的生産方式卻融洽地結合在同一塊土地上,互相滋養,在荊楚大地上蔓延開來,構建起稻田綜合種養的雛形。

  近日,記者來到湖北省監利縣和潛江市,看到的是大片的有著回形溝的稻田。一行行白鷺在稻田上飛翔,金黃色的穗子預示著豐收的喜悅,而旁邊的回形溝也不時有小龍蝦、甲魚等水産品冒出水面……呈現出一片和諧的自然景象。

  這就是湖北省水産局近些年來大力推廣的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截至今年上半年,湖北省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到230萬畝,産值從10年前不足3億元猛增到110億元,水産品産量從幾千噸增長到20多萬噸。

  “養蝦必須種好稻”

  記者來到監利縣汴河鎮匡老村的興星湖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社員徐星東正在田邊與理事長徐幼堂談水稻收割機械作業問題,一談到“蝦稻共作”,他就打開了話匣子:“我們這裡是低湖田,水稻一年只能産一季,常年産量就是千把斤。為了增加收入,我從2001年開始搞蟹蝦混養,50畝稻田一年下來純利潤也就5萬來塊錢,而且人工和飼料成本高,利潤低。自從2010年搞“蝦稻共作”,這4年來,50畝稻田,每畝最高産蝦可達130公斤,年純收入20多萬元。”

  當記者問到養好蝦的關鍵環節是什麼,徐星東回答説:“關鍵就是要想養好蝦必須先種好稻子。”想養蝦,種水稻就不能像以前那樣撒化肥、噴農藥,必須少用或者不用農藥化肥。這樣的水質才能保證小龍蝦養殖。”

  據該縣水産局局長王道先介紹,“蝦稻共作”是一種高産高效、節能節地、生態環保的稻田新型種養模式,可達到蝦稻同步增産、産品品質同步提升的良好效果,為提高稻田利用率和糧農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監利縣已開發“蝦稻共作”面積20余萬畝,每畝對比單一種糧增加純收入4000元。今冬明春,監利將通過財政獎補方式,鼓勵各地再開發高標準的回型池“蝦稻共作”模式3萬畝,可直接增效2億元。

  “蝦稻共作”到底給農民帶來什麼樣的實惠呢?監利縣棋盤鄉沈塘村61歲的農民張世廣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以前種水稻每畝地要花800多元錢,而水稻産量也就1000元左右,一年下來賺不了幾個錢。現在只在連綿陰雨的時候才打一次藥,今年肥料才花了10元,而産量卻有1300多斤。“我種了30畝地,稻子的收入就可以達到5萬元。再加上變農閒為養蝦,起蝦時節的3個多月裏,我們老兩口每天早上起來都能撈個兩三千塊錢,真是每天都有錢賺!”

  “還是標準化養殖好”

  “以前的‘蝦稻連作’模式是在稻田開挖簡易的圍溝,在圍溝裏面放養小龍蝦,稻田排水整田的時候,就把小龍蝦全部捕撈出售,冬閒田在冬春季節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小龍蝦能賣不少錢。”潛江市後湖管理區張家窯小龍蝦試驗示範基地的養殖戶張啟仁説,“不過我們現在在張家窯這裡從事的可是更高效的‘蝦稻共作’模式,萬畝嚴格按照《潛江龍蝦蝦稻共作技術規程》進行標準化生産,效益比以前翻了一番,還是標準化養殖好。”

  “蝦稻共作”模式是“蝦稻連作”模式衍生而來,克服了原有模式一畝田只能收一季蝦的矛盾,將原有的圍溝加寬加深,在整田、插秧時給小龍蝦提供了生存空間,整田、插秧後再把幼蝦引到稻田裏繼續生長,到了八九月份就能再賣一次蝦,成倍提高收益。在潛江市,“蝦稻共作”模式通過3年的實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産體系和管理辦法,並由中國漁業協會于2013年5月16日正式頒布實施。後湖管理區張家窯“蝦稻共作”基地嚴格按照《潛江龍蝦蝦稻共作技術規程》,實施標準化的生産帶了極大的效益,基地平均畝産小龍蝦400斤,稻穀還有1200多斤,畝平均收入達4000元以上。

  為便於技術推廣,湖北省出臺了《稻田綜合種養技術整合與示範》、《蝦稻生態種養技術操作規程》、《小龍蝦稻田生態繁育技術規程》、《鱉蝦魚稻生態種養“三高”技術操作規程》、《稻鰍共作技術操作規程》等技術標準。其中,《稻田綜合種養技術整合與示範》獲2013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成果一等獎。

  “力爭再擴大100萬畝”

  近年來,湖北省在“蝦稻連作”模式的基礎上,著力研究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技術,涌現出“蝦稻共作”、“鱉蝦魚稻共作”、“稻鰍共作”等一批生態高效新模式,開闢了一條穩糧增效的新途徑,對促進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産業化、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發揮了重要作用。

  湖北是“千湖之省、漁米之鄉”,農業資源、漁業資源豐富,發展稻田綜合種養有基礎、有條件、有潛力。全省現有水田近2600萬畝,適宜開展稻田綜合種養的低湖田、冷浸田和冬閒田600余萬畝,發展前景和發展空間巨大。

  湖北省農業廳黨組成員、省水産局局長李勝強介紹,湖北省正在擬定稻田綜合種養發展規劃,下一步全省將堅持部門引導、農民主體、多元投入和市場運作模式,按照整合化技術、標準化生産、産業化經營、品牌化建設、多元化發展的思路,力爭到2017年,全省稻田綜合種養面積力爭再擴大100萬畝,達到300萬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