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英媒:印度加入“大國遊戲” 疏俄近美制衡中國

  • 發佈時間:2014-11-28 16: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遠達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印度總理莫迪上任以來在國際政治舞臺的表現可謂風風火火。英國媒體評論説,印度已經加入“大國遊戲”;在安全事宜上,烏克蘭危機促使新德里疏遠俄羅斯,轉而從其他地方尋找盟友制衡中國。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菲利普·斯蒂芬斯11月27日撰文稱,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上任第一個月的表現令人意外。印度經濟現代化的步伐並未達到外界較高的預期。印度的商界領袖們私下抱怨稱,雖然總理已經開始向正確的方向行進,但是他的謹慎與其大權在握的現實不符。

  很多人曾期待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但現在他們得到的卻是一系列實用卻平淡無奇的進步。外國投資者已經明白,執政的印度人民黨本質上是一個信奉重商主義的政黨。莫迪試圖在對外國資本和技術的需求,與其政黨奉行的防禦型民族主義之間找到一條出路——很多人認為,他有點太小心翼翼了。

  外交領域反而有驚喜。此前外界廣泛預期莫迪將會致力於國內事務,但在國際舞臺上,莫迪表現得既積極又自信。雖然莫迪才剛剛執政,但已有跡象表明,印度正在像一個決心塑造自身周邊環境的國家那樣思考問題。莫迪不僅擺脫了印度長期堅持不結盟運動所帶來的(按他的一位盟友的説法)“第三世界化”前景,而且還避開了印度人民黨黨內本能的反美情緒。

  莫迪以總理身份訪問東京和華盛頓,預示著他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關係將十分親密,以及印美關係將會明顯升溫。他對鄰國的關注(包括不丹和尼泊爾這些長期被人遺忘的國家),讓印度在該地區衰落的地位有所改善。印度新政府還與越南展開軍事合作,並同澳大利亞達成了一項購買鈾的長期協議。莫迪在紐約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會晤非常融洽,可能預示著印度總理將首次出訪這個猶太國家。

  在這一連串外交活動中,我們將會找到兩條相互交織的主線。第一條主線的中心是吸引外資和先進技術的迫切性。印度的實力首先取決於經濟增長的提速。日本擁有印度現代化基礎設施所需的資金和技術。華盛頓擁有一支不受重視的軍隊所需的國防裝備。以色列在出售敏感軍事技術方面比較寬鬆。

  第二條主線是安全事宜。莫迪正在創建一個更為明確的戰略防禦體系,來應對中國經濟和軍事實力的日益增長。印度還無奈地認識到,自身與巴基斯坦之間始終存在再度爆發戰爭的危險。

  印度無意尋求對抗,它在經濟和軍事方面還需奮起直追。印度希望擴大同北京的經濟合作關係。如果説日本有投資資金,中國可能會有更多。

  話雖如此,莫迪的每一次外交行動(尤其是同安倍建立親密關係)都表明印度在努力平衡中國實力的日益增長。

  讓我們説説烏克蘭問題的影響。冷戰期間,印度對中國的防範表現為與蘇聯簽訂《蘇印和平友好合作條約》。現在莫斯科方面依然向印度提供關鍵性的國防裝備,但是這種關係已年久失修。很少有人期待普京下月對新德里的訪問能有什麼新意。

  相反,烏克蘭危機促使普京與中國走得更近,中俄近期簽署了天然氣供應大單。

  地緣政治充滿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這一次,烏克蘭問題促使新德里從其他地方尋找盟友。很難想像印度能夠與美國建立某種正式盟友關係,因為它們有太多的歷史包袱。然而,現在所有的戰略邏輯都表明,印度有必要深化與美國的安全合作關係。其中,俄羅斯無意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遠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