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獎”品種,緣何難耐稻瘟病

  • 發佈時間:2014-11-28 07:33:23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水稻收割基本結束,蘇南、蘇中一些農戶卻高興不起來——他們種的幾個推廣品種水稻發生嚴重稻瘟病,大幅減産甚至絕收。

  8月中旬至9月中旬,淮河以南地區出現多年未遇的連陰雨天氣。一些水稻品種或因高産優質被確認為超級稻,或因米質軟香於今年初獲得“粳稻優質米品嘗評比會”金獎,但不耐稻瘟病。其間有什麼警示和教訓?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

  30多年最重的稻瘟病

  11月1日,53歲的農民邱懷柒在他承包的鎮江丹徒區寶堰鎮南宮村稻田裏,隨手拔出一穴水稻給記者看:16個稻穗,只有兩個是實的,其餘都是空癟籽。“50畝武運粳24號,都是如此。”

  田裏多數稻穗呈灰白色,有的稻粒還呈醬褐色。拔出一根穗枝,上面還有一個褐節。隨同記者前來調查的江蘇綠保生態生防研究所所長、高級農藝師王長軍介紹,這是得了稻瘟病——一種真菌性病害。按發生部位看,枝上生褐節是最嚴重的一種即穗頸瘟,局部枝粒變褐色的則是枝梗瘟。

  東邊幾處田塊,是老邱種的南粳9108水稻,稻瘟病也很嚴重。

  老邱是灌雲人,跟家人來南宮村包地種莊稼已有6個年頭。今年9月5日,他發現稻穗發白變枯,隨即向丹徒農委反映,農技專家前來做了調查。老邱拿出丹徒區農作物事故鑒定委員會9月30日出具的報告,上面寫道:“經調查,兩個品種水稻均為稻瘟病為害,其中9108(50畝)病穗率59%,武運粳24號(50畝)病穗率75.5%,目前估計兩個品種水稻均損失較重。”

  “種了30多年水稻,從沒遇過這麼嚴重的稻瘟病!100畝水稻要少收8萬斤,虧掉15萬元。收割下來還抵不上工錢,家裏連買麥種的錢都沒有。”老邱痛心地説。

  在鎮江丹徒、句容、丹陽3區市,記者走訪了50多個農戶,種植武運粳24號、揚粳4227和南粳9108等3個品種的,有數千畝發生較嚴重稻瘟病,其中寶堰鎮前隍村今年種的4800多畝水稻,約有1600畝以上發病嚴重。記者又向南通、揚州等地部分農戶電話了解,情況類似,只是發病品種增加了華粳7號。

  而武運粳23號卻基本沒有發病或發病輕微。在句容茅山鎮東霞村一片稻田裏,記者見到一個奇怪的場景:稻田裏青黃夾雜著灰白,青黃的稻穗飽滿,長勢好;灰白的稻穗空癟,稻瘟病嚴重。水稻主人、51歲的許爾洪告訴記者,他承包農田260畝,種植武運粳24號、23號分別為140畝和50多畝,種揚育粳2號70畝,只有武運粳24號發病嚴重,武運粳23號僅輕微發病,揚育粳2號未發病。在栽秧後期,部分武運粳24號和揚育粳2號混雜栽種,結果就出現了上述場景。同一塊田,用同樣方法栽種、施肥、打藥,為何一種得病、另一種沒有病?

  據省植保站測報科人員介紹,今年全省稻瘟病自然發生程度為近30年最重,在感病品種上大流行,但不同品種間發病差異大。田間調查,華粳7號、武運粳24、揚粳4227、南粳9108及部分Ⅱ優系列、糯稻系列品種發病較重,主要原因是氣候條件極其適宜及品種抗病性相對較弱,目前還未掌握具體品種種植面積、發病比例。南通植保站有關人員告訴記者,初步調查統計,全市種植水稻270萬畝,其中華粳7號、武運粳24號和南粳9108發生稻瘟病較重,平均發病率約10%,部分防治不到位的稻田發病率達40%—80%,發病達20%以上的田塊約20萬畝。

  盲目推廣害了農民

  稻瘟病是水稻最嚴重的病害之一。武運粳24號、華粳7號和南粳9108等都是近5年來新審定推廣的品種,相關公告附件中“接種鑒定”都註明“感穗頸瘟”。記者向省種子站了解這幾個品種在試驗種植時稻瘟病發病程度如何,工作人員回答“都是三級”。按我省水稻品種審定規定,如發生稻瘟病達到四級就不能通過審定,達到三級雖可通過審定,但處於易發稻瘟病的臨界點,表明品種對稻瘟病沒有抵抗性。

  記者獲悉,以上一些品種今年分別都推廣200萬畝左右,業內人士估計,今年發生較嚴重稻瘟病的有100萬畝左右。種植者和我省糧食生産遭受損失,但其中某品種相關人員還對記者雄心勃勃地表示“計劃明年增加推廣面積到300萬畝”,叫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一位資深育種專家向記者介紹,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省很重視抗稻瘟病水稻品種的培育,取得很大成績,但近年來傾向於培育高産優質品種,加上推廣新品種達到多少萬畝後培育者就能得獎,種子公司又賺錢心切,名利驅動下極易出現盲目過度推廣新品種的現象。

  據《江蘇稻作學》介紹,經對1957—1983年間氣象統計,每隔3至5年,在8月下旬到9月中旬間,我省淮河以南地區都要發生一次持續陰雨低溫天氣,極易引發稻瘟病。今年發生嚴重的稻瘟病,應給育種者、種子管理部門敲響一記警鐘:在新品種的培育與推廣上不應急功近利,要對農民與社會負責,既加強培育優質並抗稻瘟病品種,對現有不抗稻瘟病品種也不能盲目推廣。

  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病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黃世文建議,對一些高産、口感好但易感稻瘟病的品種,推廣上要慎重,應在稻種包裝袋和品種説明書上註明,不宜在稻瘟病流行地區如丘陵山區等種植,還要做好跟蹤服務。

  技術服務不能缺位

  記者在多地詢問種植戶:是否知道所種品種易得稻瘟病,要特別注意防治?他們都回答不知道,賣種子的商家也沒有告知。而賣種子商店大多數人員也不知道所售品種易感稻瘟病。按規定,種子經營者要在售後2年保留種子説明書等資料,絕大多數農資商店卻沒有做到,可見在品種推銷上存在服務缺失。

  記者發現,在同一地區種同樣品種,防治時間與方法不同,稻瘟病發病程度也很不同。與老邱同在南宮村種植了100多畝南粳9108的姚建華,8月底到鎮農服中心買藥防治,除5畝發病約20%,其餘田塊僅發病5%-10%。而老邱和其他一些農戶聽信鄰近金壇縣一農資經銷商的承諾,到9月3日才配了防治稻瘟病的農藥三環唑,錯過最佳防治期,導致稻瘟病發病嚴重。丹陽市延陵鎮寶林村貢忠寶種了130多畝武運粳24號,從8月10日開始打藥防治,以後每10天防治一次,在破口揚花達20%左右時加用了三環唑,9月20日打了最後一次藥,發生稻瘟病5%左右。

  在大多數稻瘟病嚴重田塊,稻子長得茁壯茂盛,枝葉青綠。隨行的王所長詢問農戶施肥情況,發現普遍施基肥不足、後期氮肥施得過多,致使病害加重,有的農戶竟在水稻生長中期每畝施100斤進口複合肥加50斤尿素。記者查閱水稻種植、作物保護等書籍,裏面都提到防止稻瘟病切忌氮肥施得過多、過遲,並講前期重肥,葉瘟多發,後期多施穗肥、粒肥,穗瘟重。但多數農戶不知這個道理,反映有關部門在技術指導上做得很不夠。

  本報記者 陳道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