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了“性福” 男人需要自我救贖

  • 發佈時間:2014-11-27 01:31:2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小魏從醫生嘴裏聽到勃起功能障礙這個詞時,不由得驚訝地喊了出來。原來,雖然他今年才28歲,但從19歲就開始了性生活,而且一週平均5次,有時一天2次。新婚燕爾,他卻出現了無法勃起、早泄等症狀。

  ED,這個很多人只會將它與中老年男性聯繫起來的詞,開始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到恐懼。有數據顯示,中國男性ED患病率達28.4% ,年齡在30—50歲的患者約有56%,這也意味著有多半的60、70、80後男性遭受ED的困擾,同時也説明在我國ED已經成為一種廣泛性的男科疾病。

  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賀佔舉教授表示:男性作為整個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尤其是對於現階段人口結構中身處60後、70後和80後三個人生重要階段的男人而言,其“性福”與否,與他們的身心健康、家庭關係以及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現實的情況是,ED如此之高的患病率與其少得可憐的就診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多是源於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不足,羞于啟齒,沒有及時就診並接受規範治療,導致他們偏離‘性福’之路越走越遠。”

   80後日漸成“主力”

  有研究顯示,新發ED患者中有1/4為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其中有近一半為重度ED。然而,在處理ED問題的過程中,他們的表現更多是盲目的。由於年輕氣盛,自尊心強,大多數人並不會求助於專業醫生的幫助,而是採取自我診斷,借助壯陽藥去處理問題,沒有接受過規範治療,往往可能使偶發情況也變成了真正的ED。

  “面對ED的肆虐,男人們不應該繼續默默承受,而是應該自我救贖,為自己的性福而戰。其實,ED並不可怕,與高血壓等普通疾病一樣,應該坦然面對,無需害羞,及時而有力的回擊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男科中心張志超教授強調:一旦發現症狀,應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PDE5抑製劑進行治療。

  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嚴肅教授則認為:年輕人的心理承受力更為脆弱,如果ED問題得不到緩解,長時間置身於ED陰影的籠罩之下,心情苦悶、情緒壓抑,會導致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嚴重受挫,繼而喪失生活激情、消極萎靡,甚至造成抑鬱等心理痼疾。因此,接受ED治療以及恢復高品質的性生活更有利於年輕男性自信心的提升。

  導致70後婚姻危機

  對於70後男性而言,事業與生活趨於穩定,但忙和累卻又成為這一代人男性的特徵,健康和“性福”往往也成為了事業的代價。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男科中心副主任醫師彭靖透露:“70後之所以在性生活過程中表現為力不從心,這與ED疾病的發病有直接的關係。”研究顯示,40歲以上中年男性的ED患病率達40.2%,意味著有近四成的男性與配偶無法享受正常的性生活,正常的生理需求得不到釋放和宣泄。不僅如此,還可能引發中年男性焦慮與自卑,甚至還可能因ED問題夫妻感情出現裂痕,嚴重的還可能會導致婚姻破裂。

  “如果不能科學正視、積極就診,疾病與心理會相互影響,相互協作,最終將形成惡性迴圈。而積極治療對ED患者和配偶以及整個家庭都非常有益,這不單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更是保衛婚姻幸福的一種措施。”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男科李海松教授如是説。

   50—60後不可或缺“性福”

  50、60後的男人,事業發展接近尾聲,接下來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準備或者正在享受天倫之樂的晚年生活。然而隨著年齡增長,似乎對性生活也逐漸的喪失了興趣。在他們看來,性生活可有可無,或者認為對於性生活次數減少或者沒有性生活,只不過是身體機能自然衰老現象。

  但專家指出,性生活頻率降低與ED發病相關。一項針對中國老年男性ED研究顯示,在年齡60—69歲的男性中,ED的發病率達20%—40%,年齡大於70歲的男性中患病率則更是高達50%至100%,而老年男性的就診率卻不足10%。

  “缺乏性生活的男性,陰莖勃起功能衰退更快 ,每週性生活頻率低於1次的男性發生ED的風險超過2倍。”北京協和醫院男科李宏軍教授表示,適度頻率的性生活可延緩勃起功能的衰退,並有助於減少性活動中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有益男性健康。“與缺乏性生活的男性相比,保持性生活的男性壽命更長。”

  ED關乎全身健康

  此外,也有很多老年男性沒有意識到,ED與許多慢性疾病有共同的發病機制,嚴重威脅著老年男性的健康。其中,ED往往會與前列腺疾病併發。而在前列腺疾病中,又以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發病率最高,尿急、尿頻、尿不盡感、夜尿次數增多、排尿時間延長、尿後滴瀝不凈、排尿等待、尿失禁……這些下尿路症狀給中老年男性的生活帶來很多的煩惱。

  “對於BPH疾病,最大的治療目標就是減輕症狀。因具有安全、方便、無痛苦等優勢,所以藥物治療則成為最佳選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男科白文俊教授同時提醒道,對於中老年患者而言,還要注重合併疾病ED的治療,因為其對前列腺疾病的治療會帶來更多益處。

  除此之外,有數據表明,50%ED患者在確診後的5至10年內可引發糖尿病、血脂異常、心壓升高以及自卑、抑鬱、焦慮等生理、心理病症等。因此,ED更是一種關乎全身健康的疾病,是男性整體健康的風向標,應該給予關注並警惕。

  藥物治療是首選方案

  “其實,ED並不可怕,與高血壓等普通疾病一樣,應該坦然面對,無需害羞,及時而有力的回擊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張志超教授表示:男性一旦發現症狀,應及時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安全、合理地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説到藥物治療,很多男性又會有很多的顧慮和疑問:是否壯陽藥?是否有依賴性?是否治標不治本?對此,張志超教授指出,患者要對藥物治療有正確認識,國際和國內的男科專家普遍認為,目前一線治療ED的藥物PDE5抑製劑可以提高男性勃起功能,並且長期安全有效,患者不必談藥色變。

  而在對ED進行針對性治療前需要積極糾正可能的危險因素,如治療內科疾病、戒煙、戒酒、鍛鍊身體等,這會使ED的治療效果更好。當保守治療無效時可選擇手術治療,包括陰莖假體植入術、陰莖血管重建術或靜脈結紮術等。

   健康小貼士

  戒煙限酒調整心情

  專家們一致認為,預防ED一定要從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首先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因為心理疾病如精神抑鬱症就與勃起有著相當大的關係。反過來,性功能障礙也會引起抑鬱、焦慮、緊張等精神異常等。

  此外,酗酒與吸煙都會對身體産生危害。據調查,酗酒的肝病患者伴有勃起功能障礙患病率為70%,吸煙的心臟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礙的患病率為56%。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