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科技創新把雲南這個橋頭堡建得更加牢固

  • 發佈時間:2014-11-26 01:30:3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昆明11月25日電 (記者馬波)25日上午,由科技部與雲南省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雲南橋頭堡建設科技入滇對接會”在昆明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並講話。

  萬鋼指出,中央加快雲南橋頭堡建設,提出“一帶一路”的大戰略構想,這是中央周邊外交的大佈局、大戰略。3年前,科技部和雲南省政府在會商時就一致認為,要用科技創新把雲南這個橋頭堡建得更加牢固、建得更加宏偉,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這個大戰略的支撐作用。所以,當時雙方決定開展“科技入滇”對接行動,讓科研平臺、科研成果、創新型企業、科技人才“四個落地”雲南。

  據悉,自2012年第一屆“科技入滇”對接會以來,科技入滇工作成效顯著。雲南省科技廳專門成立了“科技入滇辦公室”,開展對接項目的落實工作。當時簽的330個項目現已落地了近200個,建立了科技合作平臺100余個,吸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落戶雲南14個。科技入滇工作已經成功地調動了全國的創新資源和科技力量,成為各方面共同支援橋頭堡建設的一個緊密合作平臺。在科技入滇大框架下,國家加大了對雲南的傾斜支援。雲南的創新能力也有了明顯提高。僅2013年一年,雲南就爭取到國家科技計劃項目1000多個,項目經費9.7億元。

  萬鋼説,用全球視野推動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關鍵內容。雲南一省連三國,區位關鍵。雲南橋頭堡是對“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支撐。可以説,雲南的橋頭堡過去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是要提高層次,擴大範圍,發揮更大作用。

  結合科技入滇工作,萬鋼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把科技入滇與加快雲南橋頭堡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開創高水準的沿邊科技交流合作新格局。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施,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科學技術互聯互通,在硬體聯通上,特別要突出與南亞國家的互動,在國際科技合作平臺建設、生物種質庫建設等方面多合作。在軟體和人員交流上,用好中國—東盟科技夥伴計劃、中國—南亞科技夥伴計劃,加強與周邊國家在農業、食品、減災防災、水資源、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

  二是把科技入滇與營造雲南良好創新環境結合起來,大膽實踐,形成創新發展新機制。雲南省委、省政府對落實《建設創新型雲南行動計劃》,形成了“政府負責、部門協調、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很有成效。希望在下一步工作中,把科技入滇工作與創新型雲南建設結合起來,與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結合起來,加快昆明高新區和玉溪高新區建設,在改革上大膽先行先試,突出協同創新,打造創新雲南新亮點。

  三是要把科技入滇與做大做強雲南特色産業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科技在支撐産業轉型發展中的關鍵引領作用。在特色産業發展上雲南有獨到優勢。在生物産業方面,雲南國土面積只佔全國的4%,而生物資源卻佔到了全國的60%,在高原特色農業、藥材等方面優勢突出,大有可為。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昆明、玉溪、麗江、大理4市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還可以加大推廣力度,並做好配套設施建設。在有色新材料方面,雲南鉛、鋅保有儲量居全國第1位,可以加大對有色、稀貴金屬複合材料的産業化支援。此外,生物質能、太陽能等也是雲南的優勢。

  四是把科技入滇與提升雲南的創新服務能力結合起來,更好地承接國內國際創新資源。科技入滇引來了企業、團隊和技術,雲南要加快提升服務能力,讓這些項目、團隊能落地生根,不斷壯大。同時,科技工作要有向心力,要注重提供周邊國家感興趣、有基礎的創新服務,在生態環境建設、人員交流等方面多做工作,讓周邊國家願意來,留得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